大枣[优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枣[优化]

大 枣(《本经》)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树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喜干燥冷凉气候,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荒地、平原及路旁均可种植。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临床用名有大枣、红枣。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名医别录》:无毒。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治心下悬、肠澼。 《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藏。治虚劳,损,除肠胃癖气,和光粉烧,治疳痢。牙齿有病人切忌啖之。凡枣亦不宜合生葱食。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 《本草衍义》:今人将干枣去核,于铛锅中微火缓逼干为末,量多少,入生姜末为汤,点服,调和胃气。 《药性赋》:味甘,平,性温,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二:助脉强神,大和脾胃。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气厚,阳也,无毒。 《珍》云:味甘,补经不足,以缓阴血。 《液》云:主养脾气,补津液,强志。三年陈者核中仁,主腹痛恶气,卒疰忤,治心悬。《经》云:助十二经脉,治心腹邪气,和百药,通九窍,补不足气。生者多食,令人腹胀注泄。蒸熟食,补肠胃,肥中益气。中满者勿食甘,甘者令人中满,故大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饴、枣,与甘草同例。 《本草衍义补遗》:属土而有火,味甘性缓。《经》曰:甘先入脾。《衍义》乃言益脾。脾,土也。《经》言:补脾未尝用甘。今得此味多者,惟脾受病,习俗移人,《衍义》亦或不免。小儿患秋痢与虫,食之良。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益土而胜水。又云:大枣、人参之甘以缓脾。又云:邪在半表,则荣卫争之,辛甘解之,姜枣以和荣卫。 洁古云:纯阳温胃。 《本草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生虫损齿,贻害多矣。王好古云:中满者勿食甘,甘令人满。故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饴、枣,与甘草同例,此得用枣之方矣。许叔微《本事方》:一妇病脏燥,悲泣不止,祈祷备至。予忆古治此证用大枣汤,遂治与服,尽剂而愈。古人识病治方,妙绝如此。陈自明《妇人良方》:程氏妊娠四、五个月,遇昼则惨戚悲伤、泪下数欠,如有所凭,医巫兼治皆无益。管伯周说:先人曾语此,治须大枣汤乃愈。程借方治药,一投而愈。 今人蒸枣多用糖蜜拌过,久食最损脾,助湿热也。啖枣多,令人齿黄生虫。故嵇康《养生论》:齿处晋而黄,虱处头而黑。 《本草经疏》:大枣纯得土之冲气,兼咸天之微阳以生。《本经》味甘,气平,无毒。东垣、孟诜言温。气味俱厚,阳也。入足太阴、阳明经。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甘能补中,温能益气,甘温能补脾胃而生津液,则十二经脉自通,九窍利,四肢和也。正气足则神自安,故主心腹邪气,及大惊。中得缓则烦闷除,故疗心下悬急,及少气。脾得补则气力强,肠胃清,故主身中不足及肠澼。甘能解毒,故主和百药。 简误:枣虽能补脾胃,益气,然而味过于甘,中满者忌之。小儿疳病不宜食,齿痛及患痰热者不宜食,生者尤不利人,多食致寒热。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温。气厚,属土有火,阳也。降也无毒。忌生葱,杀乌毒。乌头毒也。劈除内核,服免人烦。通九窍略亚菖蒲,和百药不让甘草。养脾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中满及热疾忌食,齿疼并风疾禁尝。 《本草乘雅》:味甘气温而性平,中不足者,以温充之,形不足者,以甘辅之。后天生气,藉此乃溢于内外矣。 甘平多肉,为脾之果,从两束,以束脾与胃之阳气,腐化水谷,设散漫不羁,便无酝酿宣布之力,保证其束束,方能数数腐化耳。其赤,故主邪气之在心腹,以致中宫不安。中安,则养脾和胃矣。十二经络,莫不资始于脾,脾属太阴,太阴开,故开通九窍,而助十二经脉也。补少气者,补中气之少,补津液者,津液咸从脾运,脾强则津液足,身中有余,若中气上逆,成大惊者,亦得仗庇,旋归本位,脾主四肢,虚则四肢重,强则四肢轻。和百药者,甘平无毒,赤心之投也。脾虚当服,实则不任用之。叶覆麻黄,则扬液成汗,以能宣通津液,假麻黄张大之力耳。 合麦门冬参看,则知资始资生,两有异同处,更合龟、鹿、蚱蝉、白僵蚕、狗脊、萆解而推广之。其法不可胜用矣。 《药性解》: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主和百药,益五脏,润心肺,养脾胃,补精气,生津液,通九窍,强筋骨,祛邪气,悦颜色。杀乌头毒,忌生葱。 按:枣之入脾者,经所谓五味入口,甘先归脾是也。心则生脾者也,宜并入之。多服能壅脾作胀。凡中满及齿痛风疾者,咸非所宜。 《本草备要》: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 甘温。脾经血分药。补土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