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科举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材料二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请思考: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中体现了哪一人才选拔制度?材料一中宋朝的诗词中反映了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 (2)材料二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提示:(1)科举制度。风气:重视读书和教育,重视文化。观念:读书高贵,读书是进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2)宗法制。科举制具有公平、公正、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3)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官吏,提高官员素质;科举制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科举制具有公平性,有利于调节社会秩序;科举制也有局限性。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  )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 导学号146100046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要结合选项中各种制度的特点来加以分析判断。具体分析见下图: 【答案】 D 随 堂 演 练 1.唐代有人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草拟工作,那么他应是任职于(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答案】 A 【解析】 唐代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导学号146100047 2.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C 【解析】 此题很简单,图中所示的三省六部制主要盛行于隋唐时期,选C项。 导学号146100048 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透露出的关键信息是依据家世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而征辟制和察举制的选拔标准是德才,科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只有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取才,故选C项。 导学号146100049 4.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导学号146100050 【解析】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故A、B、C三项表述错误。 5.(2015·潍坊)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B.察举制和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 D.科举制和宗法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识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连中三元(科举制下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可确定相关制度是科举制;据“光宗耀祖”可知相关制度是宗法制。 导学号146100051 6.(2014·石家庄)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答案】 D 【解析】 在封驳制度下,可以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可以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这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故选D项;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导学号146100052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