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沙木坞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docVIP

淳安沙木坞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淳安沙木坞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doc

淳安沙木坞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摘要]浙西Ⅲ2级成矿带是一条重要的铜、钼、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沙木坞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浙西Ⅲ2级成矿带的南西段,矿床类型为与燕山期重熔型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文章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及矿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并对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矿区及外围的找矿工作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锌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型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浙西成矿带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80-3   0概述   浙西Ⅲ2级成矿带位于江南地块元古宙、中生代铜、钼、金、铅锌成矿带的东段,成矿系列多样,矿床成因类型丰富,成矿作用强烈,是浙江省重要的成矿带。该带作为全省矿床勘查的重点片区之一,具有良好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早已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1~10]。   沙木坞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Ⅰ1)、钱塘台褶带(Ⅱ2)、华埠-新登陷褶带(Ⅲ4)、龙源村-陈村隆褶束(Ⅳ5)之次级构造杨家口复向斜的北西翼边缘地带[2]。本区属浙西Ⅲ2级成矿带,大溪边―双溪口锡、铁、铜、铅、锌、砷Ⅳ6级成矿区,铜山―白沙坂―安阳锡铁铜锌多金属Ⅴ18级成矿远景区[2]。   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结合前人工作成果,笔者对本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为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工作和扩大矿床规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矿床地质特征   沙木坞锌多金属矿区位于淳安县安阳乡境内,距淳安县城直距约32公里,交通便利。矿区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达234天,年平均降雨量1500mm,台风季节雨量较大,极易发生地震灾害。   1.1矿区地质概况   1.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下统印渚埠组(O1y)钙质泥岩、宁国组(O1n)泥页岩,奥陶系中统胡乐组(O2h) 碳质硅质泥岩、砚瓦山组(O2y)瘤状或似条带状灰岩,奥陶系上统黄泥岗组(O3h)泥岩、长坞组下段(O3c1)粉砂岩及上段(O3c2)砂岩、文昌组(O3w) 钙质粉砂岩,志留系下统霞乡组(S1x) 砂岩、河沥溪组(S1h)泥岩与砂岩互层,志留系中、上统康山组(S2-3k) 砂岩。   1.1.2构造   矿区构造发育,主要为褶皱构造,其次为断裂构造。主要构造线与沉积岩层走向皆为NE―SW向伸展(图1)。褶皱构造自北西至南东,主要由上栖梧背斜、桐山岭向斜、里商家背斜组成,北东向仰起。矿区主要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类断裂构造,其中纵向断裂主要有3 条(如F1、F2、F4),NE―SW走向,多发于在不同的岩性接触带附近,其性质多表现为上冲,形成时间较早,与成矿关系密切;横切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如F3、F5),NNW走向,为成矿后断矿构造,断距在5~30m。   1.1.3岩浆岩   矿区南侧出露的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γ52),属儒洪岩体(年龄146.4~153.8Ma)向东延伸的一部分,为燕山早期重熔型酸性侵入岩[2]。岩体沿北东―南西向的背斜轴部侵入,在矿区出露面积约0.5km2,多呈岩株、岩脉状,浅灰―肉红色,细粒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南侧接触面较缓,北西侧陡立,围岩易形成广泛的大理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   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脉(γπ)、流纹斑岩(λπ)、霏细斑岩脉(νπ)、石英脉(q)、含毒砂的多金属矿脉(AS)。   1.2矿体地质特征   1.2.1矿体规模形态   该矿床产在儒洪岩体与中奥陶统砚瓦山组的外接触带,沿瘤状灰岩形成似层状矽卡岩, 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分布受接触带控制, 属典型的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弯曲薄板状, 其产状与矽卡岩基本一致,矿体形态相对简单。剖面上矿体主要产出在结晶灰岩(大理岩)与走向断裂构造面附近,呈似层状、脉状产出,亦可见有分枝现象(图2);平面上产出于灰岩与硅质泥岩的接触层位上,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体产出,说明矿体层位控制,同时又受岩体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矿区共产出8个矿体和3个矽卡岩矿(化)带,其中部分矿体特征(见表1) 。   1.2.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有脉状、微细脉状、浸染状、稀疏细脉浸染状造、斑点状造、斑块状、团块状及条带状构造,不均匀分布在矽卡岩和大理岩的矿石中。氧化矿石为蜂窝状构造、土状构造等。   1.2.3矿石组成   按矿化类型可将矿石定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 次生氧化矿物主要有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主要的非金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