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排氣裝置的排氣道設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排氣裝置的排氣道設計

局部排氣裝置的排氣道設計 勞工衛生組 王順志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透過定期舉辦的「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調查-受僱者認知調查」研究計畫,發現在勞工的認知項目中,以「空氣太髒」為最需要改善的安全衛生問題。如欲抑低污染物濃度、改善工作場所空氣品質,除了積極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更須以工業通風裝置作為補救措施,視情況採用「整體換氣裝置」、「局部排氣裝置」,或兼採兩者。 局部排氣裝置(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System )的工作原理類似家用吸塵器,利用貼近於污染源的氣罩吸入含有污染物的髒空氣,將這些髒空氣沿著輸送管輸送到空氣濾清器進行過濾。過濾後的空氣稱為排出氣體(Exhaust ),排出氣體由風扇機吸入口吸入,再輸送到屋頂的排氣道(Stack )排出室外大氣,整個局部排氣裝置的工作示意圖如圖一。為減少人員吸入污染物的機會,排出氣體不該再度捲回室內,因此規劃安裝局部排氣裝置的排氣道時,必須考量既有的工廠建築物與新鮮空氣進氣口的設計。 圖一 局部排氣裝置工作原理示意圖 有關局部排氣裝置排氣道的設計,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標準」、「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鉛中毒預防規則」、「粉塵危害預防標準」等均規定:除各該法規規定的特殊情形外,排氣口應設於室外。行政院環保署「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等則規定煙道高度與排放標準之關係。 由局部排氣裝置排氣道排向大氣的排出氣體,業經空氣濾清器過濾,原則上應無環保污染問題,故本篇暫不討論環保議題;然則局部排氣裝置的空氣濾清器如因意外故障而影響過濾性能時,我們必須設法使勞工不受排出氣體捲回的影響而吸入有害物,宜於事前妥善規劃設計局部排氣裝置的排氣道。 圖二 水平出口 圖三 雨遮出口 圖四 向下出口 為避免雨水侵入造成機械故障,目前國內的排氣道設計常見「水平出口(圖二)」、「雨遮出口(Deflector Weathercap ,圖三)」或甚至「向下出口(圖四)」的設計方式,但因下列原因,此類設計仍有改善空間: 一、 排出氣體如垂直向下排出,相當於將排出氣體強制混入地面高度附近的空氣,倘空氣濾清器故障,則地面人員吸入污染物的機會很高,故應絕對避免此種設計。 二、 排出氣體如向水平方向排出,易因排氣道高度不足而在建築物週遭形成迴流現象,使排出氣體擴散到大氣的效率降低,或使排出氣體捲回建築物新鮮空氣吸入口。 三、 排氣道大部分裝設於建築物屋頂,當人員在屋頂進行局部排氣裝置故障檢修時,可能吸入污染物,因此排出氣體不宜往水平方向排出或垂直向下排出,以降低屋頂工作人員吸入污染物的機會。 為有效減少排出氣體再度捲入工作場所或人員呼吸區域的機會,由以上說明,我們發現局部排氣裝置排氣方向似乎以「垂直向上」最為妥當(如圖五),並可配合以下重點提昇性能: 一、 排出風速宜高:排出氣體向上風速越低,就越不容易在較短水平距離內均勻擴散到外界大氣,為使建築物週遭的空氣品質得以確保,排出氣體宜以垂直向上的方向高速排出。 二、 排氣道本身的高度宜高,並應與建築物之高度設計配合:工廠建築物本身的幾何設計,能影響自然風在建築物周圍的流動型態。為了促進排出氣體擴散進入大氣的效果,並避免排出氣體被自然風帶往建築物新鮮空氣吸入口,局部排氣裝置排氣道宜明顯高於建築物屋頂。 三、 於出口重疊裝設一尺寸略大的管套,使當雨水侵入排氣道出口時,能自管套間隙排除(亦可採取其他有效之截水設計)。 有關局部排氣裝置排氣道的高度、安裝方式與排氣速率,美國華盛頓州勞工與工業處(Department of Labors Industries )於「工業通風指引(Industrial Ventilation Guidelines )」中提出若干建議,整理如下: 一、 排氣道的出口高度應高於屋頂面至少3.05 公尺(10英呎)。 二、 排氣道的安裝位置應距離建築物新鮮空氣之進氣口至少1 5.24 公尺(50 英呎)以上的距離。 三、 排出氣體排出排氣道的排氣速率至少15.24 m/sec(3000 fpm ),以克服在屋頂可能出現的下捲風。 四、 由於排氣道的出口為垂直向上,建議裝設出口管套(如圖五),以減少雨水侵入。 五、 建議不要再將排氣道的出口設計為雨遮(如圖三)型式,因為此種型式的出口無法使排出氣體有效率地擴散進入大氣。 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師協會(ACGIH )出版「工業通風實用手冊(Industrial Ventilation: A Manual of Recommended Practice )」一書,於第五章列有排氣道出口細部尺寸之建議數值。 除此之外,美國冷凍空調協會(ASHRA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