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意义.doc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60例糖尿病患者行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测,统计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及腕管综合征的比率。结果 60例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31例,符合腕管综合征诊断11例,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合并腕管综合征8例,单纯腕管综合征3例,双侧腕管综合征5例。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征并不少见,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的腕管综合征,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CTS);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大鱼际肌;肌电图(EMG)
腕管综合征(Can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嵌压性神经病变,因正中神经于腕管内受压迫而造成手指部感觉和活动异常[1],也常伴有手部的烧灼感或针刺感,较严重的患者其大鱼际肌发生萎缩现象,日常无法实现精细动作[2]。腕管综合征是临床上造成手部麻木和影响手部活动的主要疾病,神经传导检查对其诊断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寻找正中神经在手腕部是否存在卡压。本文分析总结60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目的在于探讨糖尿病和腕管综合征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并且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21~72岁,平均48.4岁,病程1个月~33年,并尽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烦渴、多饮、多食、乏力、四肢远端麻木、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查体可见四肢远端痛觉、温度觉异常。
1.2 方法
1.2.1 常规神经传导和EMG检测检测仪器为丹麦产keypoint4肌电图仪,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运动潜伏期及运动单位波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及潜伏期。肌电图检测采用同心圆针电极检测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指总伸肌的肌电图数据。检测时室温控制在24~26℃,受检者皮肤温度32℃左右,必要时给予复温。
1.2.2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对腕部下段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同时测其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具体步骤为:使用指环电极对拇指、中指、食指进行刺激,对腕部正中神经的具体动作电位进行详细记录;对小指、无名指进行刺激,对腕部尺神经的具体动作电位进行详细记录;腓浅神经感觉传导用表面电极于内外踝连线外1/3正上方记录,外踝上缘上方10~15cm,腓骨长肌前面刺激;腓肠神经感觉传导用表面电极在外踝与跟腱之间踝水平记录,在腓肠肌肌腹下缘稍下方,约小腿中下1/3中线外侧刺激。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
1.2.3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使用刺激器对腕部横纹近端、肘部(肘皱褶线肱动脉内侧)、腋部进行刺激,用表面电极在拇短展肌记录;尺神经用刺激器对腕部紧靠尺侧腕屈肌内侧或外侧、肘下尺神经沟远侧约3cm处、肘上尺神经沟近侧约10cm处、腋部进行刺激,表面电极在小指展肌记录;胫神经用刺激器对内踝后方及?N窝稍偏外侧刺激,记录电极置于?[展肌;腓总神经刺激器对踝部趾长伸肌和?[长伸肌腱之间、膝部于腓骨头后下方刺激,表面电极置于趾短伸肌记录。记录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
1.2.4 肌电图(EMG)检查选择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将同心圆针刺入,观察其放松情况下是否存在正锐波或纤颤波等失神经电位;轻微收缩时,对运动单位的时限和波幅进行测量;重度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募集反应是否趋于正常。
1.2.5诊断标准腕管综合征具有特征的症状包括[3]:疼痛麻木或不适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以致于患者常有麻醒或痛醒的主诉。常于劳累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等可使症状有所缓解。典型体征为桡侧3个半指的感觉障碍、Tinel征、Phalen征可疑或阳性。对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电生理检测被证明为客观的、有着决定性价值的手段,特别是对那些临床症状体征尚不足以做出诊断的。
2 结果
60例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31(51.67%)例,符合腕管综合征诊断11例(18.3%),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合并腕管综合征8例(13.3%),单纯腕管综合征3例(5%),双侧腕管综合征5例(8%)。11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8例13.3%,无临床症状而电生理异常者3例(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