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分析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本节概述   居住小区中的给水排水工程,是指小区内部的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是在室内给排水管道和室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之间起衔接作用的室外管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住宅配套工作。包括: 给水工程(含生活给水、消防给水) 排水工程(含污水管网、废水管网、雨水管网和小区污水处理) 中水工程    10.1 小区给水工程 10.2 小区排水工程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居住小区概念: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 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用地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为三级: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1 居住小区的给水水源: 市政给水管网、由厂矿水厂供水、自备水源井供水 10.1.2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设计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时,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以节省居住小区供水动力费用。 小区建筑不设室内消火栓,生活、消防合用 小区建筑设室内消火栓,生活、消防各自独立 给水方式应根据小区建筑物类型、高度、市政水压、水量等考虑,技术先进合理、投资省、运行低、管理方便。有以下几种: 10.1.2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  从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包括 高位水箱夜间进水,白天使用的给水方式叫做直接给 水。 分质给水方式   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 水系统,只供市民引用;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质水作 为非饮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分质供水:杂用水、自来水(原生活饮用水)、优质饮用水(管道直饮水) 分压给水方式  在高层、多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小区中。 采用:3种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有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三类,在布置小区给水管网时,应该按下面顺序进行: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4.1 设计用水量:8  居民生活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 绿化用水量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道路、广场用水量 公用设施用水量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10.1.4.1 设计用水量  a. 居民生活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是指日常生活所需的饮用、洗涤、沐浴和冲洗便器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应该包含居住小区内用水量不大的物业中心、小超市、邮局、银行等小型公共设施的用水。 b.公共建筑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是指医院、中小学校、幼托、浴室、饭店、食堂、旅馆、洗衣房、影剧院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按其使用性质、规模采用表中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c.绿化浇灌用水量  绿化浇灌用水按浇灌面积 (1.0~3.0) L/m2·d 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 d.公共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水景用水量 初次充水时间:游泳池不宜超过48h;水上游乐池不宜超过72h 。 游泳池、水上游乐池补充水量按占池水容积的百分数确定 。 水景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按循环水流量的 3%~5% 。 e.道路、广场的浇灌用水量  按浇洒面积 2.0~3.0L/ m2 · d 计算。 f.公用设施用水量 g.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 计。 10.1.4.2供水水质 10.1.4.3 供水水压   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从地面算起的水压,不得低于 0.1MPa。 生活饮用水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服务水压可按住宅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0.1MPa,二层为0.12MPa,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0.04MPa。 高层建筑生活用水需要采用增压供水系统。 10.1.4.4 设计流量  10.1.4.4 设计流量  10.1.4.4 设计流量  10.1.4.4 设计流量  10.1.4.4 设计流量  10.1.4.4 设计流量  10.1.4.5 水力计算  10.1.4.6 小区生活用增压、贮水设施  10.1.4.6 小区生活用增压、贮水设施  10.2.1 排水体制 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该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居住小区的排水一般应该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