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变法时代分析
2.商鞅变法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直接的措施是( ) A.奖励耕织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D 3.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秦孝公的支持 B.商鞅威信的树立 C.秦国国力的增强 D.顺应历史的潮流 D 4.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参考答案:触动了秦国保守派贵族的利益。奖励军功这条能直接体现。因为商鞅规定贵族子弟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 请思考:商鞅的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从哪条变法内容中能够直接体现出来? 再 见 一、各国的变法运动 1.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 2.魏国李悝变法 3.楚国吴起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战国形势图 各诸侯国怎样才能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诸侯力政,争相并。 ——《史记·秦本纪》 乐毅变法 赵武灵王改革 邹忌变法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战国初年,魏国的魏文侯(公元前472—前396,前475年即位)在位期间,招揽了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进行改革,其中以李悝变法影响最大。 魏文侯 李悝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除贵族世袭官职的制度,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 2.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努力耕作; 3.制定和颁布《法经》,确立法律制度。 李悝变法后,魏国尽得秦国河西之地,使“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魏国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 战国初期形势图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除贵族特权; 2.整顿吏治,裁汰冗员; 3.重视养兵,加强军事训练; 4.制定法令,公布于众。 吴起 吴起变法后的七雄形势图 吴起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向南攻打百越,向北打败魏国,饮马黄河。 二、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2.变法内容 3.历史作用 战国形势图 《史记》:“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秦孝公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史记》 秦 孝 公 秦孝公《求贤令》中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为何急于变法求强?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三见秦孝公,执政19年。 秦孝公听商鞅谈论富国强兵之道,一连几天不知疲倦。“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苟(如果)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南门徙木 商鞅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说服秦王 获得支持 论战权贵 扫清障碍 南门徙木 取信于民 奖励耕织、垦荒,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 奖励耕织、垦荒,开垦的荒地归私人……这些法令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奖励军功。 商鞅规定爵位为二十级,凡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以赏爵一级,要做官的给五十石俸禄的官,使晋升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这项措施能起到什么作用?打击了谁的利益? 《史记?张仪列传》描述秦军作战时说:“秦人捐(脱掉)甲徒(赤脚)裼(xī,裸露身体)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 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凡秦国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登记在户籍上。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如此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商鞅富国强兵的目标有什么关系? 推行县制。 商鞅变法中,秦国推行县制。“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县令由国君委派,听命于国君;不是终身制,不可世袭。 ——《史记》 推行县制后,地方权力掌握在谁手里?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加强了谁的权力?这对于秦国应对激烈的兼并战争有什么作用? 从分封到县制 统一度量衡。 商鞅方升是公元前344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容积约202立方厘米。 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当时的一尺约合今23.2厘米,一升约合今200毫升。 奖励耕织 土地私有 奖励军功 编制户籍 什伍连坐 推行县制 统一 度量衡 商鞅变法 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