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周Brunnstrom技术分析
第十章 Brunnstrom 治疗技术 赣州市立医院 康复医学科 占科 介绍 Signe Brunnstrom (70年代)是瑞典物理治疗师,他创立了一套脑病损伤后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机能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方法; 此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偏瘫病人。 “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要点就是利用这些运动模式来控制肢体的功能运动; 适应证和禁忌证 Brunnstrom技术主要适用于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如脑卒中、脑外伤、脑部肿瘤术后、小儿脑瘫等。不适用于外周神经损伤后、肌肉骨骼疾病等其他的康复。 基础知识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紧张性姿势反射 联合反应 偏瘫患者的联合反应是指当患者健侧某一部位进行抗阻运动或者用力时,患侧肢体会出现相应的动作,是丧失随意运动控制的肌群出现的一种张力性姿势反射。 -在早期阶段是否可以利用联合反应诱发肌肉随意收缩及运动 联合反应的特点 (1)联合反应常在打呵欠、咳嗽、打喷嚏或努力完成一个动作,维持平衡以及在将要跌倒的恐惧时出现。 (2)健侧抗阻越大,患侧的联合反应越明显。 (3)痉挛的程度越高,联合反应也越有力、越持久。 (4)由联合反应引出的患侧运动模式是原始的共同运动模式,患侧肌张力增高可持到续刺激解除之后的一段时间,但程度逐渐减弱。 联合反应的下肢对称表现 Raimiste的现象 1909年,法国神经学家Raimiste发现, 通过对比偏瘫患者下肢与正常肢体肌力的检查发现了外展和内收的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 偏瘫患者的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关节的同时运动,形成了特有的运动模式,此种运动模式称为共同运动。 - 这是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的表现。 - 共同运动分为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 中枢神经损伤后患者的共同运动模式 上肢共同运动模式 下肢共同运动摸式 原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紧张性姿势反射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腰反射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转动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弓箭一样,故又称拉弓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又称前庭反射 -是由于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 -表现为仰卧位时伸肌张力高,四肢容易伸展,俯卧位时屈肌张力高,四肢容易屈曲; 紧张性腰反射 -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旋转、侧屈、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影响; -侧卧位时,位于上方的肢体屈肌占优势;位于下方的肢体伸肌占优势 立位:胸向右侧旋转时,右上肢屈曲、右下肢伸展,像左旋转时,右上肢伸展,右下肢屈曲。 阳性支持反射 如果偏瘫足前掌与地面先接触,如早期踝跖屈那样,过强的反射立即引起整个肢体全模式的伸肌张力增高。腿就像硬直的柱子,伴膝过伸,该腿在负重时难以保持足跟触地,在步行的摆动期髋和膝难以放松。在支撑期开始时,患者还难以将重心转移至患腿上,因为跖屈肌向运动方向抵抗。 不能通过传统的被动运动维持踝背屈,因为治疗师放在足前掌的手增加了跖屈肌的张力,全范围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交互性伸肌反射 刺激一侧足底时,对侧下肢出现先屈曲后伸展。 同侧屈伸反射 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刺激上肢近端伸肌可引起同侧下肢伸展的倾向;相反,刺激上肢近端的屈肌可引起同侧下肢屈曲的倾向。 Brunnstrom评价方法 评价目的: 1、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水平,即恢复阶段 2、了解各种紧张性姿势反射对于偏瘫患者运动的影响 评定方法 偏瘫的恢复阶段:Brunnstrom 6阶段检查表 运动功能评定:感觉、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性 ADL功能评定:移动能力、步行、日常生活动作等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续表) 具体方法及应用 软瘫期 Ⅰ阶段 痉挛期 Ⅱ阶段 恢复期 Ⅲ→Ⅵ阶段 三、治疗原则 三、治疗原则 根据发育顺序有规律进行,即:反射、随意运动、功能活动。 无随意运动时,应促进运动出现。 有随意运动时,须使肢体定位并保持,即做等长收缩,尔后做离心性收缩,最后做向心性收缩。 有随意控制,尽快停止各种刺激。首先停止反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第1讲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ppt
- 第10讲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分析.ppt
- 第10讲相平衡分析.ppt
- 第10课做一个自信的人分析.ppt
- 第10课《谈语言》分析.ppt
- 第10讲: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分析.ppt
- 第10课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二)分析.ppt
- 第10课科学发展观分析.ppt
- 第10课:我的叔叔于勒分析.ppt
- 第10课温馨提示牌分析.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