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用保险案例4篇
信用保险案例4篇
篇一:信用保险保理业务案例
A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专门营销杆塔专用高强度钢的钢贸企业。该公司于2012年12月向某商业银行申请办理2700万元国内信用保险保理业务。该行分别于2013年5月17日、2013年6月3日为A公司发放保理预付款1580万元、1120万元,其中1580万元于2013年11月9日到期归还,1120万元于11月26日前归还。
当发现A公司不能按期还款后,相关部门及时把情况向支行行领导作了汇报。支行行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多次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查找原因,分析企业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并对贷款清收工作进行部署。经过多方努力,该公司于2013年11月26日前归还完了所有贷款。
篇二:出口信用保险案例
安徽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该公司出口额仅为几百万美元,但由于他们在外贸出口业务上一开始就借力出口信用保险,顺利闯过了两次电机出口到美国的收汇风险,获得了出口信用保险提供的欠款赔付,大约为120多万美元。由于借助了信用出口保险的帮助,公司很快发展成为安徽省第一大出口公司,并重组进了五矿和安徽省进出口公司,2001年公司出口额达到15631万美元。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出口信用保险有如此的神力和浓重的政府支持色彩,但真正懂得其技巧,并借之提升海外竞争力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有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当年出口额的1%,投保企业不足出口企业总数的8%。而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大概在20%-30%之间,涵盖最多的法国达到37%。即法国全部出口的37%投了出口信用保险。
篇三:出口信用保险案例
2007年9月至12月间,大连保税区A公司向巴西买方出运10票化工品,申报发票金额约70万美元,申报合同支付条件为0A150天,实际合同支付条件为D/150天。中国信保于2007年9月为其批复买方信用限额0A150天USD600000.00,并于2007年12月将限额追加至0A150天USD800000.00。货物出运后,买方承兑并提取了货物,但未按期支付货款。
A公司于2008年5月7日向中国信保报损并委托调查追讨。经中国信保渠道的海外追讨,买方全额承认债务,但拒绝提供明确的还款计划。2008年6月16日,A公司向中国信保提交了《索赔申请书》。经调查,本案事实清楚,索赔单证齐全,A公司无履约瑕疵,因此本案属于中国信保的保险责任。近日,中国信保支付的63万美元赔款正式划到了A公司的账上。
篇四:信用保险案例
大连某出口公司公司早在2000年就与西班牙B公司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收汇情况基本正常。2004年西班牙遭受“3.11”事件打击后,B公司的业务也因此受到影响,期间曾拖欠过A公司的货款,但逾期一个月后便如数归还。2004年11月,A公司向B公司出运价值10万美元的两票货物,支付条件为OA90天,但在约定的应付款日后一个月,B公司仍拖欠货款未还。
A公司一方面与B公司联系,要求尽快还款,另一方面向中国信保咨询专业意见。获悉此事后,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中国信保建议A公司委托其进行海外调查追讨。但是,A公司考虑到B公司历史付款记录良好,担心中国信保的介入会破坏双方的合作关系。于是,A公司经过电话联系告知B公司如不还款将委托中国信保介入,B公司遂口头答应分期还款,并表示要将公司的厂房和仓库抵押给A公司以作为还款担保。A公司出于对B公司的信任和未来合作的希冀,暂时未授权中国信保介入追讨。
尽管未得到委托,基于维护中国出口企业利益和追踪海外问题买家的目的,中国信保仍然通过公开渠道监控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化。在A公司告知中国信保B公司承诺还款和抵押担保的情况后,中国信保根据多年经验迅速建议A公司:既然B公司口头承诺还款,应趁热打铁令其出具书面还款协议。
2005年3月中旬,中国信保获悉B公司的财务状况逐步恶化,如果任何一个债权人提起诉讼,都有可能导致其破产。中国信保在通知A公司的同时也了解到,B公司虽已签署了分期还款协议,但并未履行。根据上述迹象,中国信保建议A公司应迅速委托专业机构介入追讨,以免追悔莫及。因为没有其他选择,2005年4月,A公司决定委托中国信保进行追讨。
经中国信保进一步调查了解到,B公司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负债累累,所谓抵押厂房和仓库的承诺不过是缓兵之计,事实上这些房产早已抵押给当地银行进行融资。开始时,B公司对追讨采取回避态度。随后,中国信保趁B公司进入销售旺季,现金流暂时有所好转之机施加压力、催收欠款。由于A公司根据中国信保的建议取得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