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整理】23 第二十三单元 胰腺炎.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单元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之一。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病情自限,预后良好;后者虽少见,但病情急重,并发症多,预后恶劣,病死率高达25%.4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在我国,胆道疾病、大量饮酒为常见病因 。 79.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胆道系统疾胁 C.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D.胰管阻塞 E.手术与创伤 答案:B 解析:胆道疾病 如胆石症、胆道感染等为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一)梗阻与反流 1.胆道疾病 5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结石、炎症或胆道蛔虫引起,.尤以胆石症为最多见,称胆源性胰腺炎。究其原因:①“共同通道’’学说:胆石或蛔虫嵌顿于壶腹部或发炎、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均可使出口梗阻,导致胆汁经共同通道逆流人胰管,激活胰酶。但目前认为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者仅占2/3,其余为分别开口,故胰腺炎的发生尚有其他机制;②0ddi括约肌松弛: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道炎症引起0ddi括约肌松弛,致富含肠激酶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腺消化酶,产生急性胰腺炎;③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卵磷脂等,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2.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可引起梗阻,致胰液排泄障碍及胰管内压增高,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溢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少数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形成分裂胰,可致胰液排泄不畅,可能是部分特发性胰腺炎的原因。 3.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位病变 如邻近乳头的十二指肠憩室炎、输入袢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常伴有十二指肠内压增高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均有利于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使肠激酶致活胰酶。 (二)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酒精可致胰腺分泌旺盛,加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与Oddi括约肌痉挛而致病;剧烈呕吐时有十二指内压力骤增,致十二指肠液反流;慢性酒癖者常有胰腺蛋白沉淀,形成蛋白栓子堵塞胰管,致胰液排泄障碍。 (三)手术与创伤 常见于胆、胰或胃手术后,腹部钝挫伤,直接或间接损伤胰实质与血液循环供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时,可因重复注射造影剂或注射压力过高,产生注射性胰腺炎。 (四)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任何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如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量等)均可产生胰管钙化、刺激胰液分泌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家族性高脂血症可使胰液内脂质沉着。其他如妊娠、糖尿病昏迷与尿毒症也偶可并发急性胰腺炎。 (五)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柯萨奇病毒感染有时可伴有急性胰腺炎。 (六)药物 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有30余种,已确认者有硫唑嘌呤、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四环素、磺胺等,可促使胰液分泌或粘稠度增加,亦可能损伤胰腺组织。 [ZL]9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是(2004)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葡萄糖酸钙 E.青霉素 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淀粉酶、脂肪酶等;另一类为不具活性的酶原,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弹力蛋白酶原、磷脂酶原A、激肽酶原等,酶原以一种胰酶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腺泡细胞内,外裹一层磷脂膜与胞浆隔绝。各种蛋白酶原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首先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胰蛋白酶。继而启动各种酶原活化的级联,使各种胰消化酶原被激活。在生理隋况下,胰腺血液循环充沛,腺泡和胰管内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质,与血浆中原有的a1-抗胰蛋白酶、抗糜蛋白酶等均可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使胰腺分泌的各种酶原进入十二指肠前,不至于被胰蛋白酶所激活。这是一种使胰腺避免自身消化的生理性防卫作用。 2006-2-080.正常情况下胰液进入十二指肠首先被激活的是 A.胰蛋白酶原 B.糜蛋白酶原 C.激肽释放酶原 D.前磷脂酶 E.肠激酶原 答案:A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内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炎时此酶首先被激活后,才能激活其它酶反应,如弹性硬蛋白酶及磷脂酶A等。 在上述各种病因的作用下,胆汁或十二指肠反流、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细菌毒素、缺血与缺氧等因素参与下,其自身消化的防卫作用被削弱,胰腺酶原被激活,即导致胰腺自身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