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Abdpodz医学影像学知识点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s线。(P135)
9、胸腔积液
①游离性积液:
X线——少量积液:第4肋以下
中量积液:2—4肋间
大量积液:第2肋以上
CT表现:少量,中量积液为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或新月形的液体密度影。大量积液则整个胸腔为液体样密度影占据。
局限性积液:
X线——包裹性:下胸部,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梭形或半圆形致密阴影。
叶间:叶间裂位置的梭形或三角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肺底:膈肌上缘不清,似膈肌抬高改变,实为积液将肺下缘向上推移,上缘呈圆顶状。
CT———包裹性:凸镜性液体密度影,基底部较宽,钝角,边缘光滑清楚。
叶间:叶间片状、梭形或球状密度增高影
肺底:肺下缘与膈之间的液性密度影。
气胸(n.)各种原因导致胸膜层的破坏使空气或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
第四篇 第二章 肺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
1、支气管和肺常见疾病首选成像法——高分辨率CT
2、大叶性肺炎:
病理期: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
X线——充血期:肺纹理增强,透明度减低或呈边缘模糊的云雾状影。
实变期:以叶间裂为界的占据肺叶大部分的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密度不均匀降低,呈散在、大小不一的分布不规则的斑片,条索状阴影。
3、小叶性肺炎:
X线——病变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形成散在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并可融合较大片状影。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致肺纹理增多,模糊。
4、肺结核
分型: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原发综合征: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肺门、肺膈淋巴结肿大。
三均匀征:病灶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三不均匀征:病灶分布、大小密度都不均匀。
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病灶呈多发性,多形性,新老不一共存。
肺结核球(n.)被纤维结缔组织包围的结核性干酪病变或结核性肉芽肿直径大于2cm者。
5、肺肿瘤
中央型肺癌(P155)伴随征象:阻塞性肺炎、肺部张、肺气肿。
第五篇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总论
1、左心室增大(向左,向下,向后隆凸)
①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向下延伸,可伸入膈顶面下或与胃泡阴影重叠。心腰凹陷,心影呈“主动脉瓣”型。
②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隆凸,与脊柱影重叠。
2、右心室增大(向上,向前,向两侧突出)
①后前位:心腰平直或隆凸,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呈“二尖瓣型”。法洛四联症时,右心室肥厚使左室向后上方移位,心尖上翘圆隆,成“靴形”心。
②右斜前位:心前缘肺动脉圆锥部向前隆凸,右心室向前下膨隆,心前间隙缩小或消失。
③左前斜位及左侧位:心前下缘向前隆凸,右心室膈面段延长。
3、左心房增大
①后前位;左心耳增大时,左心缘肺动脉段下方凸出一弧形影,左心缘出现第三弧度。左心房向右膨凸,右心房上部出现另一弧形影,称为“双心房”征。
②右前斜位:轻度,食管前壁有浅压际;中度,心后间隙变窄,食管后移;重度,食管后移,可与脊柱影重叠。
③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后上隆凸,左心房与左主支气管之间透明度间隙消失。
4、心脏外形异常
①二尖瓣型:心脏和大血管的阴影接近梨形,肺动脉段凸出,左下心缘圆隆,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
②主动脉型:形态近似靴形,左下心缘向左扩展和隆凸,心尖向左下移位,位于膈下。心腰凹陷,主动脉结多增宽。
③普大型:心脏向两侧均匀或不均匀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多正常。
5、心血管病引起的肺血管改变(P192)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膨出,肺门及附近的血管阴影增粗,右肺下段横径1.5cm,肺动脉段3mm。
肺静脉高压:肺淤血
间质性肺水肿,不同部位的肺泡间隔水肿增厚形成小叶间隔线(KerleyA、B、C线)
肺泡性肺水肿,两侧肺野有边缘模糊的大片状阴影,多呈蝶翼状。
第六篇 第一章 消化系统与腹部总论
1、消化道造影检查:口服钡剂造影——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禁食6h)
钡剂灌肠——结肠、直肠
2、食管三个正常压迹: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迹
3、胃的形状:牛角型,张力高
钩型,张力中等
瀑布型,胃体小,张力高。
4、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病变表现
轮廓的改变(n.)
①龛影:胃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钡剂充盈,故在切线位时呈局限性向胃轮廓外突出的钡影。
②充盈缺损:钡剂填充消化道时,由于来自消化道的肿块向腔内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