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师生与国民党的周旋.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联大师生与国民党的周旋.doc

西南联大师生与国民党的周旋   抗战时期,国民党要求在大学普遍设立党部,将党组织触角全面伸入大学,实行党化教育;同时,共产党也在高校里建立自己的地下组织。战时大学校园遂成为国共两党较量的一个重要舞台。这种状况影响学人们全身心从事学术研究,不利于人才培养与学术增量产生。   西南联大的源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此前都形成了较成型的教授治校体制,三位校务委员会常委与当时的最高领袖蒋介石的关系都较好,也真诚地拥戴他领导抗战,但对于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仅有蒋梦麟相对积极,张伯苓竭力躲避,梅贻琦则坚决抵制,于是在西南联大演出了与国民党党化教育周旋的历史剧。   入党途径各不同   西南联大教授中的国民党员大约占半数,学生中的三青团(国民党领导的青年组织)成员较多,国民党员极少。联大国民党负责人姚从吾在致朱家骅的信中提到,西南联大教师总数为371人(兼任除外),其中国民党员(不含职员与学生党员)有150余人,全校教授有155人,其中国民党员有80人。由此推断,西南联大教师大约40%加入了国民党,其中教授加入国民党的比例超过了50%。   按理说,在有这么多国民党员的西南联大,国民党的渗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他们与执政当局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联大教授是一个多元分化的专业群体,其中既有激进的“民主斗士”,有中共的组织,有民主同盟,亦有姚从吾这样坚贞的国民党党员,更多的人可能是介于几者之间。   西南联大教授加入国民党的情形比较复杂,抗战时国民党发展党员有几种不同途径:一是通过基层区分部介绍、吸收,这是正途;二是集体入党,军队士兵入党大多采取这一方式;三是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与各省市党部直接征求,特许入党,这种方式主要面向知识精英和各界名流。联大新加入的国民党员不少是以第三种方式加入。   1939年,国民政府要求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的人都要加入国民党,因而担任学校及院系行政职务的一批教授率先加入国民党。当陈立夫、张厉生要求蒋梦麟在西南联大建立国民党直属区党部后,蒋梦麟立即拟具计划:   “第一步先介绍联大之各长之未入党者入党;第二步介绍北大清华南开各校原来之各长入党;第三步联大各系主任及三校原来之各系主任。如是则三校之健全主要分子,大部分为党员,则以后推行党务,如顺水推舟矣。”   1939年7月23日,蒋梦麟召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院处以上教授举行茶会,宣布“凡在联大及三校负责人,其未加入国民党者,均先行加入”。当时只有法学院院长陈序经表示不同意,其余都没有发言表态。过了几天,蒋梦麟果然给默认的冯友兰等十余位担任行政职务的人送来了党证。陈序经等人在拒绝入党后,其职位并未受到影响。   冯友兰当时虽然没有加入国民党的积极意愿,此前还曾以学术与政治须分途为由,谢绝了朱家骅要他为三青团向青年作号召的请求,但他并没有拒绝蒋梦麟送来的国民党党证。这种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代表了战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团结御侮”的大背景下,对执掌政权的国民党的真实心态。多数知识界精英将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加入国民党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示自己与执政当局共渡艰难、一致对外的决心。   据朱自清1943年5月9日日记载,罗常培给闻一多一份入党申请书,闻一多并未反对,邀朱自清一同参加,朱以“未受到邀请”为由婉拒。受朱的影响,闻便打消了入党的念头,说明后来以“民主斗士”著称的闻一多,此时对国民党尚无明显敌对情绪。   国民党派系角力   在被介绍入党的人中,有的虽不大情愿,但碍于朋友“面子”不便拒绝而勉强加入。张伯苓1941年加入国民党时,最初孔祥熙曾让行政院参事张平群动员其入党,继而贵州省政府秘书长郑道儒亦向张作过同样请求,最后是国民党秘书长吴铁城亲赴张氏寓所,请其参加,并将党证放置在张伯苓的桌上,张伯苓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将党证“璧还”,只好认可。   联大教授中还有一批主动申请加入国民党的,理工科教授尤多,如张文裕(物理)、孟昭英(无线电)、范绪筠(无线电)、赵九章(气象)、苏国桢(化工)、王德荣(航空工程)、闵嗣鹤(数学)、施惠同(数学)、叶楷(电机工程)、马大猷(电机工程)、李庆海(土木工程)、叶日葵、郑师拙等。   他们入党多是由华罗庚引介,华在北伐时期(1926年)加入过国民党,后因没有参加登记而自动脱党。1942年12月,华由朱家骅介绍重新入党,他感激于此邀其理科同事多人入党,将他们一一引荐给朱家骅。   1945年国民党六大召开前夕,朱家骅与陈立夫联名向蒋介石推荐了98名“最优秀教授党员”,内有黎锦熙(西北师范学院)、陈寅恪(燕京大学)、伍蠡甫(复旦大学)、熊庆来(云南大学)、萨本栋(厦门大学)、金毓黻(东北大学)、竺可桢(浙江大学)、王星拱(武汉大学)、朱光潜(武汉大学),西南联大人数最多,他们是张伯苓、蒋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