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成长心路历程[优化]
人生之尺—过去、现在、未来
回头看自己走过的成长历程,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二十一个年头了,想想当初还是个年少轻狂的叛逆小孩,而如今我已经可以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了。回顾自己的历程,心中的酸涩之感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自己幼年、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仍旧充满了回味,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将是又一条充满奇幻之路--未来其中的困难与机遇同样并存,我又要踏上自己的征途。
从小就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我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现在想想感到庆幸的是我又两个年长的姐姐,各自的年龄差距都相差不大。由于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在生完两个孩子之后还一定要把我生出来的原因吧,以前就是这种思想,所以家里人对我都满宠爱的。父母越是对我好,我就越有压力感,要让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能够脱颖而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时的自己其实是一个不要学习的叛逆小孩。原因在于家里气氛的不和谐,父母总是会时不时的发生一些争执。有次,母亲更是因为这赌气离家出走。那几天,我很害怕也很伤心。我以为我要向其他的单亲孩子似的,失去了生我养我的母亲。可我又带有一丝怨恨,恨母亲不说一句话就抛下我独自离开。一段时间后,父亲还是在众多亲戚的寻找下,回到了家中。但是,家里的气氛并没有改变多少,依旧有摔碗砸盆的声音。这也造就了日后的网瘾现象。因为自己发现,我只能从网络的世界寻找生活的乐趣与动力。甚至因这个想过去偷抢,这是从电视上看来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当时的我就在这种威逼下屈服了,也渐渐的摆脱了网瘾。然而,我的心底并没有因为这个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相反是恨,是他们让我变成的那副样子。可以说我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很愉快,几乎整日都处在压抑与厌世的心情之中。
时间过的很快,我也长大了不少,进入了初中。然而情况并没有改变。我依然还是那个我,整日低头不语,过着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老天似乎并不是很眷顾我,家里又发生了一件可以炸开锅的事情—听别人说我二姐 已经有身孕了—我想是由于过早进入社会。我记得父母那时已经可以用暴跳如雷来形容。发疯似得,每天跑向男方的家中,去做一件事—讨回自己的女儿。令情况更糟糕的是,奶奶那时已经躺在了病床上。说真的,奶奶是家里最疼我的人。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虽然总是遭到母亲的白眼,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呵护我。老人年纪大后,神智也会有点错乱。有次她把自己已经受潮的饼干递到了我的手里。我知道奶奶依旧疼爱我,那是我二话不说吃了下去。当时,奶奶已经躺在了床榻上,接近奄奄一息的状态,不过大家都能听到在呼唤她的孙女,我的二姐的名字。我知道,奶奶是想在临死前再见一面她的孙女。那时,父母的火气也有点降了下来,毕竟是自己的女儿的选择,再怎么闹也于事无补。他们心平气和的再去了男方的家中,要求我二姐回家看自己奶奶的最后一面、、、、、、、
几天之后,奶奶去世了。那时的我可以说哭的两眼通红。其中有因疼爱我的奶奶从此离开了我而感到无比悲伤,其次我也因二姐的无情而愤怒。知道奶奶死去,她也没有出现。这是我初中带给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我那时发誓,我今后不会再认我的二姐。然而结果呢,还是印证了血浓于水那句话。毕竟是自己的亲姐,最后也没有闹到分割亲情的地步。初中还是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度过。下面我就要和你说说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可以说既是良师又是诤友,他改变了我今后的生活,他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
他没有特别的外貌,更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但是在那些我难过悲伤的日子里他帮助了我很多,这辈子我都会铭记在心。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上高中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又一种厌学地情绪,讨厌在学校的日子,讨厌考试的日子,原以为我会一直沉沦下去,我的内心其实也希望沉沦下去,不在清醒。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班主任。他是第一个肯走进我的内心深处的老师。一开始,我在他的班级里还是一个沉默不语,各自顾自己的男生。也正是因为这个,他开始慢慢的靠近我,并且对我讲了他一些事情。其中包括家庭,也有自己的历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渐渐地了解了他。可以说是命运吧,他居然有着和我相似的经历。不管是家庭环境还是自己一路走过的道路,与我是那么的相像。他告诉我,他也是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他还有一个比他小的弟弟。要供两个小孩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经济上难免有点支撑不住。那时,他也抱怨过自己的父母,也有叛逆的心理,但是他还是克服了。他跟我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他最后理解了他的父母,让他有了对生活更大的目标。他把自己的感悟都与我一一分享,告诉我作为子女不要对父母要求太高。毕竟他们给了你生命,让你有了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的机会。当你也同样生为人父人母的时候,如果你的子女总是对你抱怨,你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人人都说要换位思考,替别人想想。可是一旦自己遇上了,却又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