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共24张)
必修三的主要内容 1、思想:专题一、三、四、六 2、科技:专题二、五、七 3、文化:专题二、五、八 所涉及的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 3、一定的思想观点代表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什么是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主要指统治者提倡的,在社会中主导意识的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二、汉代儒学 三、宋明理学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儒家思想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明清之际 新体系—理学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一、百家争鸣 概念解析: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探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诸侯争霸,周王室衰落,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①政治: ②经济: ③阶级: ④文教: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和被重用。 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 1.儒家思想: 时期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及贡献 春秋 时期 孔子 ①政治思想:提出“ ”与“礼”的学说;主张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开创了 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整编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 战国 时期 孟子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②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的学说 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成为早期民本 思想的基础 荀子 ①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提出了“ ”的思想 ②关于“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德治 私人讲学 仁政 仁 制天命而用之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如何实行仁,要“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恢复“礼制”);主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使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主张逐步改良(反对春秋时期的大动荡,“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认为春秋变革是“礼崩乐坏”的表现,试图恢复周朝的社会秩序——代表的是春秋时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立场。) 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度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你还知道孔子哪些教育名言?) 如何评价孟子的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探究】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二)百家争鸣的内容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末期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奠定 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doc
- 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北省襄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byfen.doc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byfen.doc
-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bybao.doc
-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化学必修2课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复习课(共3课时)(共38张).ppt
-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共18张).ppt
-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件(共49张).ppt
-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秦汉时期》(共31张).ppt
-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共33张).ppt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选修2-12-22-34-14-44-5)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泉港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