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 第二节 酒的生产 一、原料处理 二、浸料蒸煮 三、淀粉糖化 四、酒曲制作 五、酒精发酵 六、蒸馏取酒 七、老熟陈酿 八、酒的勾兑 一、原料处理 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原料质量的优劣,与所产出的酒的质量和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选料。酒品的质地优劣首先取决于原料处理的好坏,古今中外的名酒酿造无不在原料处理上苦下功夫。 原料处理主要包括选料、去杂、脱壳、粉碎等工作。 (一)选料 虽然,任何含有可发酵性糖或可变为可发酵性糖的原料,都可作为酒精生产的原料。但是,对于工业上大规模投入生产的原料,选料还要考虑到下列诸条件: 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蛋白质含量要适当; 资源丰富,容易收集; 容易贮藏,不易霉烂; 对人无害,杂质极少;价格低廉,成本较低; 少用或不用粮食原料,充分利用非粮食原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运输,节省费用。 (二)去杂 酒精工厂在进行生产前,必须先将原料中混杂的小铁钉、杂草、泥快和石头等杂质除去,否则会使生产设备的机械零件遭到损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此外,杂质存在也会对生产中的反应过程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生产前,必须先要经过原料处理。 (三)脱壳 对于带皮壳的原料,如高粱、大麦,一般要先行破碎,脱去皮壳后再行粉碎。如果不把皮壳原料的外层去掉,皮壳本身毫无营养价值,对酒精生产的微生物没有好处,还会阻碍液体的流动,占据一定的有效容积,降低设备的生产能力。而且容易导致液体温度升高,细菌容易繁殖,特别是醋酸菌,对发酵带来不利。皮壳会使蒸馏塔及冷却器等设备发生阻塞,会给生产带来损失。对提高出酒率,降低成本,维护设备等方面收到了成效。 (四)粉碎 由于谷物或薯类原料的淀粉,都是植物体内的储备物质,常以颗粒状态储备于细胞之中,受着植物组织与细胞壁的保护,既不能溶于水,也不易和淀粉水解酶接触。为了使植物组织破坏,要求淀粉释放,采用机械加工,称之为粉碎。 把原料进行粉碎后成为粉末原料,其目的是要增加原料受热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糊化,提高热处理效率,缩短热处理时间。另外,粉末状原料加水混合后容易流动输送。 二、浸料蒸煮 酿酒原料须经浸料处理,因为酒精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 1、用于生产酒精的酵母菌和曲霉菌,其细胞中的水分高达80—90%。细胞在进行合成和排除代谢物的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渗透压,才能被它们所利用。若水分过少,就会影响它们的生存。 2、粉末原料只有在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用蒸汽加热,才不产生结团、结块的现象,才有把握使糊化率控制在88-92%之间。对于干原料的粉末,在蒸煮前约需3-4.5倍水处理,淀粉才能充分吸水膨胀,降低醪液粘度,有利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蒸煮后的醪液必须给予3-6倍的水进行冷却,才能满足糖化、发酵工艺的要求。 薯类、谷类、野生植物等淀粉质原料,吸水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蒸煮,使植物组织和细胞彻底破裂,原料内含的颗粒由于吸水膨胀而破坏,使淀粉由颗粒变成溶解状态的糊液,目的是使它易受淀粉酶的作用,把淀粉水解成可发酵性糖。其次,由于原料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如果不将这些微生物杀死,会引起发酵过程的严重污染,使生产失败。通过高温高压蒸煮后,对原料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三、淀粉糖化 薯类、谷类以及野生植物等酿酒原料经过浸料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但是还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成酒精。酒精的发酵需要糖分作为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酶作为酒精发酵的催化条件。糖分包括葡萄糖和麦芽糖,果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发酵,而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须经工艺处理后才可生成麦芽糖。因此,经过蒸煮以后的糊化醪,在发酵前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糖化剂,使溶解状态的淀粉,变为酵母能够发酵的糖类,这一个由淀粉转变为糖的过程,称为糖化。 淀粉很容易转变为葡萄糖,当水温超过50℃时,淀粉溶解于水,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淀粉生成麦芽糖和糊精。然后又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麦芽糖逐渐转变为葡萄糖。这一变化过程一般需要四至六个小时,其化学反应式为: 淀粉(C6H10O5)n+水H2O=糊精(C6H10O5)n-2+麦芽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水H2O=葡萄糖(C6H12O5)2。 从理论上讲,每100公斤淀粉可以掺水11.12升,生产出111.12公斤糖,再生产出56.82升酒精,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一般达不到这个数字。 酒精生产上常用的糖化剂有麦芽和酒曲两种,欧美等国多采用麦芽作糖化剂,我国则普遍采用酒曲作糖化剂,此外,国外采用酶制剂作糖化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四、酒曲制作 淀粉的糖化需要糖化剂,一般使用麦芽和酒曲。酒曲是多种微生物的复合,是酿酒发酵的原动力。制曲实际上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