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手册(更新版1)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手册 第一章 消防安全 学生宿舍防火 一般来说,违规用电是引发学生宿舍火灾的重要因素,其中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是事故发生的最为常见原因。 【案例1】 2013年1月3日6时,沈阳某大学3号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层的一间女生宿舍被烧得只剩床架。火灾是由放在宿舍里的热得快引起的。热得快放在书本上,连接着插排,插排质量差,虽已关闭按钮但仍然通电,早上宿舍供电后,电热棒通电发热,点燃书本,引发火灾。 【案例2】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某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据称,该寝室一共有6名女生,均是该校流通经济学院的学生。前一天晚上寝室中有人用直发器夹头发,11时之后寝室断电,但她忘记拔掉插头,早晨6时宿舍供电后,放置在床头的直发器不断升温,最终引燃被褥。起火后,2名女生拿着脸盆到厕所盛水灭火,可当她们端着脸盆回到寝室门口时,发现火已经大起来了,她们俩进不去,里面的4名室友也出不来了。 【案例3】 【安全提示】 为了杜绝学生宿舍(公寓)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十不准”: 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2.不准卧床吸烟和乱扔烟头。 3.不准占用、堵塞疏散通道。 4.不准在楼内焚烧杂物。 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舍。 6.不准使用“热得快”等电热设备。 7.不准使用酒精炉等明火器具。 8.不准擅自变动电源设备。 9.不准离开宿舍不关电源。 10.不准损坏灭火器和消防设施。 第二节 公共场所防火 商场、宾馆、车站、机场、影剧院、俱乐部、文化宫、游泳场、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都属公共场所,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4】 【安全提示】 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并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条件许可时,及时帮助受伤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第三节 如何火场逃生 1.迅速撤离法 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2.低身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3.毛巾捂鼻法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4.厚物护身法 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毛毯或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5.跳板转移法 可以在阳台上、窗台、屋顶平台等处用木板、木桩、竹竿等有承受力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6.管线下滑法 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7.结绳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的(或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逃生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8.信号求救法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9.空间避难法 在暂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可选择卫生间、厨房等空间小且有水源和新鲜空气的地方暂时避难。将毛巾等棉织物塞进门缝阻挡烟气,在地面上泼水降温。 人身安全 第一节 治安安全 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暴力事件发生 矛盾纠纷是大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般来说起因大多是一些误会或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应尽力防止发生纠纷,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案例1】 2012年10月18日我校某两个学院学生在学校餐厅因酒后口舌之争起冲突,后引起双方群体斗殴,最终导致一人眼睛虹膜脱落,重伤;一人脸部开放性撕裂,缝合八针;一人手腕受伤,缝合四针。后经学校调查处理,共12人受到学校处分,其中2人开除学籍。 【案例2】 2012年11月8日我校某学院同宿舍两名同学因简单口角之争引发争斗,两人相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