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气养生箴言
调气养生箴言(一)
-
调气养生箴言
一、学术源流
箴言: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战国·《管子》)。
语译:精是什么?精就是气的精华。调气使合乎养生之道者则可久生,气生乃有思维意识,正确思维可使知调气的重要,有此认知则调气延寿的道理全在掌握之中。
评述:两千多年前,在古代气哲学思维的影响下,古养生家已认识到,气是人体三宝(精、气、神)的始源和精萃,由气生精、精源气、气生神,故气是人体生成和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箴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战国·《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
语译:人的真气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受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与降生后后天的五谷饮食的谷气精华合并而充斥于全身的真元之气。
评述:《内经》中早就指出,这种先天与后天结合形成的真元之气充满全身,内养机体,外御疾病,至为密切地关系着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古人所称的“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指的就是此种与生俱来的真元之气。
箴言:真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战国《内经·素问·生气通天》)。
语译:真气对人的重要性就相似于天地与太阳对人的影响一样,如失去了它,人就将天寿而无法健康地生活。
评述:因此,古养生家亟力推崇调养真气,以期能却病延年。
箴言:强弱寿夭皆以百为数,不至百者,气自不足也。(王充《论衡·气寿篇》)。
语译:人身体的强弱和寿命的长短,都是以能否活至百岁为评判的标准的。其未能活到百岁的人,是真气不足的缘故。
箴言:阳者生之本……顺阳者多长生。(《中藏经》)。
语译:人的真气为纯阳之气,是人生命的根本……如果能顺利地摄养此阳气的人,常多能健康长寿。
箴言:……调气法……和神导气之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调气法》)。
语译: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立了调气法一篇,记载和转述了调气、导气的方法。并谓,如果能坚持行气和调摄真气,多可强身固本,益寿延年。
箴言:万物壮老,由气盛衰……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修真之士,以导引为先。(宋·《圣济总录·导引》)。
语译:世界上万物的健壮和衰老死亡,都由其真气的荣盛或衰弱而决定……人的有其体形和生命,也是因真气之盛而健壮,因真气之弱而生病……善于调摄真元之气的人,都是以摇肢节、动筋骨的导引术为首要方法的。
箴言: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金元·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
语译:人禀受天地的先后天之气,乃有体形性命的诞生。所以,人的体形只不过是其生命的寄托,而真气才是生命的源泉,精神意识则是生命的制约。人的体形是有赖于真气充实的,真气损耗则体形发病;精神意识是有赖真气创立的,故真气充盛、精神意识才得以保存对形体有效的调控。
箴言: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邹铉《寿亲养老新书·保养》)。
语译:人是由真气化生的,真气亦由于神气的支持而发挥其主导作用,故调养真气、固护神气者,才是真正掌握了养生延寿的人。即使是在不同的人体生命中,所需优先保养的首推元气的调摄。
评述:本节虽提出了“气由神住”,然又明确阐述了“人由气生”,“凡在万形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等注重元真之气的主张。只不过,新增了气与神的关系是“生与住”的关系,间接指出了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哲学思维,此点也表明古人在认识“三宝”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深化和全面的。
箴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金元·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篇》)。
语译:当人诞生后,元气的充足,都由于脾胃后天所给的谷气(营养成分)功能没有伤害,因之能使元气得到不断的滋润和供养。但若人生后其脾胃的功能本就不健强,则尽管每日饮食量加倍增加,因脾胃的功能本来就弱且因增食而更伤其消化功能,故人的元气也无法得到充实,因而各种病痛就常会发生了。
评述:真元之气由先天精气与后天谷气合并而成,人生后,先天之气已定,其形体的供养,均赖后天经脾胃所生的谷气来补充。脾胃气弱则易伤,谷气难增,而真气自难充实而多病。故李呆强调脾胃气盛则真气盛,真气盛则病少而延寿,此论是有其可据的道理的。
箴言: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神气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太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①。可不畏哉!(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
注释:
①机息:指人的生命之机熄灭。
语译:神气是什么?神气由元气生发,故神气即元气。故元气完美充实则神气自能昌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如元气衰减或虚弱,则神气也就随之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