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费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4篇课文围绕主题壮丽山川来组织
由《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壮丽山川与前面各册中写台湾的蝴蝶谷、南沙群岛、庐山云雾、沙漠绿洲、高原、草原等文
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弘、景象万千的河山长卷图
长城、运河、秦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更是辉映其间
虽表达的主题相同
但写作的方法却各有特色
《长江之歌》以诗歌形式出现
表达强烈的热爱之情
《三亚落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
动态地展现落日美景
可以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
熟读背诵
积累内化
《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
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按游览顺序写的特点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
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会26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背诵相应的段落
3、感受祖国山河的博大与壮美
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4、学会用比喻和拟人写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5、口语交际: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
把家乡的名胜古迹
民风民俗等介绍给大家
6、明白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道理
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
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时
长江之歌 2课时
三亚落日 2课时
烟台的海 2课时
习作 2课时
练习 2课时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王世光作曲
胡宏伟作词
作为中国母亲河的赞歌
它凝聚了巨大的文化内涵、情感容量和审美价值
可以视作这类文章的担纲之作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
唱长江的歌
赞长江的歌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
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
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它源远流长
与黄河一起
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被誉为母亲河
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整首诗歌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
滋润两岸的气概
该节侧重写实;第二节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
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义
永远充满青春活力
永远向前发展
该节长于抒情
但这两部分又用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
并把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为主线
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
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词语言精练
对仗工整
结构精巧
巧妙运用比拟、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在抒情状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
塑造了长江伟大的母亲形象
表现出了长江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
朴实无华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与无尽的赞美
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三点: 1、形象;2、感情;3、活动
1、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
一定要让长江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树立起来
这篇课文是《话说长江》这个电视栏目的主题歌曲
而《话说长江》这栏目的主要创作思想
是为了人们能够了解长江、认识长江
明白长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关系:血脉之江
民族之魂
母亲河!因此教学这篇课文
就要让孩子们了解长江的沧桑历史
了解人们对于长江的情感
2、感情
这是本文教学重要的人文价值
情感价值
让孩子们爱上长江
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而这一思想情感在文中是通过词句来表现的
因此教学中
我们还是要抓住课后的思考题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有关的诗句具体说说
这一提示是我们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
3、活动
要举行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
文字的
图片的
影视的......让孩子们通过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
多感官的、多方位的感知长江
感受长江
让长江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与长江血肉相连!
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现代诗的特点
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
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