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期末迎考训练(D、E)[Z-x-x-k.Com]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1、在中国传统社会,天子要亲自“耕帝籍田”,相应宫中的皇后嫔妃们要“后妃亲蚕”,这反映的核心信息是( ) A. 皇室重视“天人感应 B. 权威至上的专制君主 C. 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 统一、繁荣昌盛的国家 2、“它犹如蚯蚓,截去一段肢体,又会再生出更长的一段。这就是中国历代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 小农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官僚经济 D 田庄经济 3、位于今河北的赵国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农具的65%。在今辽宁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 ) A. 当时只有赵国和燕国使用铁农具 B. 当时北方的生产工具全部使用铁农具 C. 当时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D. 当时赵国和燕国的农业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4、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 A. 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B. 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C. 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D. 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6、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 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 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7、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出现这种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 A. 宋代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 理学的出现使思想多元化 C. 重农抑商观念明显地减弱 D. 市民多彩生活呈现昂扬风貌 8、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时代) 弘治 (1488~1505年) 嘉靖 (1522~1566年) 万历 (1573~1620年) 吴江县 3市4镇 7市4镇 10市7镇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X年输入总值 90000 3500 9600 520 2800 Y年输入总值 240000000 110000000 4900 150 0 11、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所占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 B. 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 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12、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3、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 )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 A. 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B. 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 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D. 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14、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