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文档5.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加工文档5

利用紫杂铜和国产连铸连轧设备生产低氧光亮铜杆 发布时间: 2006-9-19 0:00:00?中国废旧物资网   1.1 概述   采用传统热轧法生产黑铜线杆工艺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进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SCR法、 properzi法、Contirod法、Secor法、Dip法、Upcast法等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从而使世界铜线杆的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   所谓传统热轧法就是把电解铜加到阴极反射炉中加热熔化,做铜,铸成船形锭。船形锭每根重80~90kg,然后再经加热炉加热,进入到横列式轧机中轧制,一般横列式轧机有十二或者十四座机架,才能轧成¢8~¢6mm的铜杆,由于此种铜杆表面氧化厉害,所以称黑杆,需经酸洗或者扒皮后再拉丝。   连铸连轧法与传统热轧法生产的铜线杆相比,具有长度长、节省能量,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均一、表面光亮等特点。目前,传统的热轧法已经被连铸连轧所取代。   比较连铸连轧与热轧法,其优缺点是很明显的 :   1)横列式轧机,由电解铜到线杆,消耗燃料油130kg/t,(相当于热能1300Mka/t)电力180kwh/t,合计消耗热能3023Mka/t;   连铸连轧工艺只消耗806 Mka/t;   两种工艺热能相差2217 Mka/t。   2)黑杆导电率比光亮杆低,因为黑杆含氧量高。   3)黑杆圈重小,一般只有80kg左右,而光亮杆一般在3~5 t,因此拉丝时接头少。   黑杆需要酸洗或扒皮,有三废污染,光亮铜线杆不需要酸洗或扒皮,,没有污染。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掀起了连铸连轧引进高潮,最早引进的是哈尔滨电缆厂,1982年签约,83年安装调试,84年投入生产,历时15月。投资费用2400万人民币(其中外汇400万美元)。该生产线为浸渍法(DFP),炉子是美国GE公司的,轧机是日本昭利公司,一年就收回全部投资。   自1984年以后,全国又引进了八条生产线和十几条上引法。   方法主要性能 建造地点 SCR法 Contirod法 Proerzi法 云南冶炼厂 上海钢材厂 北京钢厂 常州冶炼厂 湘潭冶炼厂 芜湖冶炼厂 太原钢厂 四川电缆厂   铸轮直径(毫米) 1676 模腔长2280 1400   铸机 四轮 双带 二轮   生产能力(吨/时) 6.5 13 8-10 7.0   年生产能力(万吨/年) 3.0 6.5 4.5 3.5   扎机型式 三辊(平、立) 二辊(平、立) 三辊(互成120℃)   机架数(个) 9 10 9 10   线杆直径(毫米) φ8 φ8 φ8-22 φ8   引进国别和公司 美国南方线材公司 西德克虏伯公司 意大利康梯纽斯公司   投产时间(年) 1988 1990 1987 1987 1988 1987 1987 1986   国内分布 2 3 3   不管是哪种生产方法,他们都要求用1#电解铜作原料(如果是A级铜更好),在竖炉或电炉中熔化,然后铜液在一定温度下进入铸机,强制水冷结晶成坯进入连轧机组轧制成杆,杆经过乳化液冷却绕圈。   1981年10月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冶金局给上海冶炼厂下达了反射炉连铸连轧新工艺实验任务,历时8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数据,但不能代替引进的连铸连轧机组,他也为今天所讲的利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打下了基础。   1.2、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的工艺原理   当时上海冶炼厂是用电解铜作原料,在10吨反射炉中熔化,做铜。该反射炉炉床面积4.16m2,熔池3040×1500mm,熔池最大深度350mm。每炉冶炼时间6小时,还原结束时炉内铜水温度1170℃~1190℃。   现在我们认为该炉设计太小,熔池太浅,铜液的氧含量不宜控制,前面引杆剪坯需要一、二吨,后面二、三吨铜液在炉子放不出,中间只剩四、五吨铜水很难正常生产。当初该阳极炉如设计五十吨左右,也许能实验成功。   在火法精练过程中,要脱除的杂质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在氧化过程中易除去的杂质,第二类是在氧化过程中一般能脱除的杂质,第三类为难于脱除的杂质,第四类是较少脱除的杂质,第五类是不能脱除的杂质。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杂质是Pb、Sn、Ni、Fe、O、S等。应该说S、Zn属于第一类,Fe属于第二类,pb、Sn是第三类,Ni则是第四类,而O必须在还原中脱除。   实践证明,在氧化造渣过程中,杂质脱除率高达90%,但还有10%左右的锡会给生产带来麻烦。从理论上讲,铜与锡在液态时互溶,精练炉中的锡主要来自锡青铜,镀锡铜废料。在精炼过程中锡被氧化成亚锡和二氧化锡,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   Sn+Cu2O=SnO+2Cu (1)   SnO+Cu2O=S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