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气环境化学[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一、大气组成 二、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组成 氮(78.09%)、氧(20.95%)、氩 (0.9%)、CO2(0.03%)、稀有气体 (CH4、SO2、NH3、CO、O3等,0.1%)、水。 固体悬浮物 来自:工业(生活)烟尘;火山喷 尘;海浪飘逸盐质。 10μm称降尘(数小时) 10μm称飘尘(数年) 含硫化合物: H2S、SO2、SO3、 H2SO4、SO32-、SO42-、 有机硫化物 来源: (1)火山喷发:H2S、 SO2等, (2)土壤厌氧微生物与植物释放: H2S、(SO2) (3)陆地上降雨:SO32- 、SO42- (4)风吹起的海盐:SO42- (5)人为活动 含氮化合物 NH3、NH4+、NO、NO2、N2O5、NO2-、NO3- 来源: 天然源:光化学反应、闪电、微生物固化、火山爆发、森林失火 人为污染:燃料燃烧、氮肥、炸药、染料 含碳化合物: CO、CO2、碳氢化合物(HC)、含氧烃等。 来源: 天然源:海洋中生物作用、植物叶绿素的分解、森林中CO2的放出; 人为活动:含碳燃料燃烧(燃烧不完全产生CO-有毒气体、燃烧完全CO2 –温室气体)。 含卤素化合物: 氟氯烃(CFC)、哈龙(Halon,含溴的氟氯烃); 破坏大气臭氧层 大气分层与各层的特性 二、基本气象要素 5、太阳辐射 太阳常数: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单位面积接受到光的总量,其平均值为1368 W/m2。 6、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组分如N2、O2、O3、H2O和CO2等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波长小于290 nm的太阳辐射被N2、O2、O3分子吸收,并使其解离。 7、地球与大气的能量平衡 五、逆温 六、局地环流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二、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三、氮氧化物的转化 四、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五、光化学烟雾 六、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 七、酸性降水(酸雨) 八、大气颗粒物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十.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1.光化学反应过程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 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光化学反应,大气光化学反应分为两个过程:初级过程、次级过程。 初级过程: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 激发态物种,其基本步骤为: 分子接受光能后可能产生三种能量跃 迁:电子跃迁(UV-vis),振动跃迁(IR),转 动跃迁(NMR)。只有电子跃迁才能产生激发 态物种 。 激发态物种能发生如下反应: (1)辐射跃迁,通过辐射磷光或荧光失活 (2)碰撞失活,为无辐射跃迁 以上两种是光物理过程 (3)光离解,生成新物质 (4)与其它分子反应生成新物种 这两种过程为光化学过程。 次级过程 初级过程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进一 步发生的反应。如大气中HCl的光化学反 应: (初级过程) (次级过程) 大气光化学反应的规律 光量子能量与化学键之间的关系 光量子能量 c—光速 2.9979×1010 cm/s,λ—光量子波长,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光量子 若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量子,1mol分子吸 收的总能量: (N0 — 6.022×1023) 若 λ= 400 nm, E = 299.1 kJ/mol λ = 700 nm,E = 170.9 kJ/mol 通常化学键的能量大于 167.4 kJ/mol, 所以波长大于700 nm 的光就不能引起 光化学离解。 2.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离解 (1) O2、N2的光离解 氧分子的键能为493.8kJ/mol, 的紫外光可以引起氧的光解。 (p69,图2-29 氧的吸收光谱)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