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不走寻常路,正月十六闹元宵.docVIP

《陆良不走寻常路,正月十六闹元宵.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良不走寻常路,正月十六闹元宵

正月“十六”闹元宵 ——陆良的不走寻常路 摘要:元宵节日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其热闹和人们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元宵节有许多有趣的的习俗,譬如吃元宵,猜灯谜,近年来还有各种新式的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众所周知的,但是陆良人民却把元宵节定在了正月十六,习俗也大有不同,本文将详细讲述。 关键词:正月十六元宵节、凉粉、偷青 一传统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陆良定正月十六为元宵的原因 元宵节虽然是传统节日,但随着各地的发展也衍生出了不同的习俗,譬如陆良的元宵节就与众不同。 众所周知,正月十五元宵节,但是陆良的元宵节却是正月十六,那么为什么陆良人民要把元宵节定在十六呢?且听故事吧。据说在陆良还未成为平原以前先民们是住在山上的,那时候的农业水平低下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先民们就只能采集野果或是狩猎,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随着季节的变迁,食物的来源就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先民们就去海边渔猎,但是海里妖魔横行而且经常兴风作浪。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掌握正式的造船技术,只是随便用木头刻条“猪槽伐”,遇到妖魔作乱就会船翻人亡,先民们苦不堪言。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先民经密谈后假装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掌灯过元宵,终诱使妖魔掉进圈套并将其处死,汪洋大海瞬间变成万亩良田,受尽苦难的人们倾巢出动欢欣鼓舞,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智慧的先民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此便有了正月十六闹元宵的习俗。当然神话传说在今天来说是不能让人信服的,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有两个说法:其一是人们觉得年是到正月十六才完全结束的;其二是因为时区的问题,北京地区的时间跟边疆地区是不同的,而且十五的月亮十六才圆。基于这两个原因陆良便十六才闹元宵。每年正月十六,陆良县城必定万人空巷,近年来,由于道路的便通,农村的朋友也会在这一天大量涌入,更是热闹非凡。 三陆良的元宵节食品 陆良人十六这天的晚饭要吃凉米线、凉卷粉,其中也有个小故事。相传有个叫陈二奶奶的人春节后就病倒了而且无药可医,十六这天好心的邻居送来一碗鲜香麻辣、酸爽可口的凉粉,家人念其病重就不让她吃但是她很想吃,于是等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就偷偷把凉粉吃了,没想病居然好了,从此之后这一天人们都会吃凉粉。这其实表达了人们祈求吉利平安、身体健康的美好祝愿,而且从医学理论来说春季饮食太杂、油腻太大、肝火太旺容易滋生疾病,吃一吃凉粉扫扫肠胃对身体健康也是大有帮助的。陆良县城卖米线的小摊铺到了这天都是顾客盈门,财源广进。 四南大桥“丢石” 吃罢晚饭,华灯初上,县城的舞龙队汇集后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挤个水泄不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踩高跷、划旱船、舞蚌、倒骑毛驴等活动将过节的热闹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穿红戴绿,携老扶幼打着灯笼放着烟花陆陆续续涌向南大桥,一时间南大桥上热闹非凡,鞭炮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南大桥古名会津桥。盖以昔时此桥开基河段,上汇南盘江主流、中源泽(别名湘浦、云崖泽),下集西华寺河经司古湾注入之诸水,南向西折,经窑上、西桥进峡峪地带今普乐村之后板滩出境。故得名“会津”。为陆邑建桥最早,南来北往必经之津梁。会津桥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六凉州(今旧州),洪武二十三年,增设军事机构陆凉卫(西汉同劳城旧址),检事滕聚奉命于地处盘江南岸(阎芳河尾)之河

文档评论(0)

haha858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