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册期中复习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一册期中复习二

高一语文第一册期中复习(二)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文章的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二、把握复杂记叙文的文意,理清思路。 三、学习确定文章中心,根据中心需要,精选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是很重要的训练内容。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所进行的训练也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的训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几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所谓概括,有两方面意思:或指对若干事物从高一个层次上说明其共同点、说明其本质属性,或指表述上以简驭繁、化繁为简。在阅读中所需要完成的概括,两种情形都有。比如揭示写作意图、阐明作品主旨,一般更侧重于前一种;而述说大意、摘记要点,就较侧重于后一种。当然,有时两方面意思都有。在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练习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些,以便给学生以具体指导。我们不必因此而把“概括”划分为许多类别,增加许多新的名词术语;学生概括能力能不能切实得到提高,与学生知不知道“概括”分哪几类情形并无必然联系。但我们必须弄清学生在进行概括时的弱点究竟在哪儿,有针对性地启发其提高认识水平,帮助其掌握概括用语。 概括要点的训练,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常常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常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容要点的概括, 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分清什么是基本观点、什么是从属内容,要善于把整体正确地区分为几个局部、几个层次,要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文章内容的分析,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特点的理解。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把概括要点的训练和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结合起来。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常识 1.陶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2.陶潜《挽歌》中的四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尚书》:又称《书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的。《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4.金圣叹(1608—1661):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5.刘勰(约466—约539):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6.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7.刘器之(1048—1125):名安世,字器之,北宋文人。 (二)词语集解 1.端倪:事情的头绪,线索,边际。 2.砥砺:磨炼,勉励。 3.梦寐以求:连睡梦里还在想。比喻追求的心极其强烈、迫切。 4.寥落:稀少。 5.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文中指写文章;当,当作。 6.菲薄:文中是微薄的意思。 7.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课文指帮凶。 8.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9.黯然:忧伤的样子。 10.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11.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恤,顾虑。 12.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 13.不盈不溢:不多出来,不往外淌。盈,多出来;溢,充满而流出来。 14.摧山坼地:摧塌山脉,裂开大地。坼,裂开。 15.拖沓:形容拖拉,不爽利。 6.言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17.穷形尽相: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19.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悚,害怕。 20.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三)如何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正确”包括两个含义:首先是用得对,即语句要通顺;其次是用得好,即词语和语境不仅要协调,而且表达效果力求最佳。 1.正确使用实词 “电学怪杰”爱迪生结婚之日,与新娘同车经过他的实验所,他让新娘暂停在门外,自己跑进去取什么东西。不料进去之后,忘其所以,竟在一张桌上大做其实验,把新娘丢在外面许久,最后被新娘进去找了出来,才一同回家去。这是邹韬奋先生在《呆气》一文中叙述的典型事例。“忘其所以”用得正确,不能换成“不顾一切”“心血来潮”“其兴大发”,因为“忘其所以”准确地写出了爱迪生一进实验室便近似本能地专注于研究而忘了进室的初衷,突出了“呆气”,其他的词不能很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