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
2010年 3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M ar. , 2010 第 39卷第 2期 Journal of Shaanxi Norm alUn iversity ( Ph 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9 No. 2
美学研究
论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
杜书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摘 要: 李渔的园林美学特别讲 不拘成见!、 出自己裁!即独创性和艺术个性, 特别重视艺术意境和韵味, 特别提倡虚实结合、时空浑然一体。而窗子、栏干和墙壁的 疏通!和 隔离!, 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造成奇特的美感效果。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创造艺术空间、扩大艺术空间的一种精深思维方式和绝妙美学手段, 李渔对此也作了深刻阐发。?闲情偶寄#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一部标志性著作。中华民族园林美学的许多重要思想, 都可以在?闲情偶寄#中找到精彩论述。关键词: 李渔; 园林美学; 园林艺术; ?闲情偶寄#
中图分类号: B83-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283( 2010) 02- 0087- 09 收稿日期: 2009- 09- 16
作者简介: 杜书瀛, 男, 山东宁津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李渔是我国清代审美文化中的一位大家, 一位才子, 一位多面手, 他在审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贡献。然而, 一般人多注意他的小说作品 ?十二楼#、?无声戏#, 传奇作品?笠翁十种曲#, 戏曲美学著作?笠翁曲论#等等, 并且对他在这些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称赞他是杰出的小说作家、戏曲作家和戏曲美学家?? ? 这对李渔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李渔作为审美文化的多面手, 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例如他还是杰出的园林家和园林美学家, 杰出的仪容美学家, 杰出的服饰美学家, 杰出的美食家, 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美学大师等等, 其?闲情偶寄#被林语堂称为 生活艺术的指南!。遗憾的是, 对李渔在这些方面的贡献, 以往关注不够, 研究不够。现在是深入研究李渔在审美文化各个方面重要成就的时候了。本文拟就李渔的园林美学作一论述。
李渔 置造园亭 !乃其 绝技 !之一
李渔自称 生平有两绝技!: 一则辨审音乐, 一
则置造园亭。! [ 1] ?闲情偶寄%居室部%房舍第一#这两个绝技既有
实践又有理论。 辨审音乐!的实践有?笠翁十种曲#的创作和
家庭剧团的演出可资证明。李渔集剧作家、导演、 优师!于一身, 对于音律绝对是行家里手, 在他的同时代恐怕没有人能同他比肩, 甚至在他之后, 终有清一代也鲜有过其右者。 辨审音乐!的理论则有 ?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的大量理论文字告白于世, 他对音律的理论阐述, 至今仍放射着光彩。
置造园亭!的实践至今在某些书籍中仍然有迹可寻。位于北京弓弦胡同的半亩园就是李渔的园林作品。从保存在清代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半亩园图可以看到, 李渔构思高妙, 房舍庭树、山石水池安排得紧凑而不局促, 虽在半亩之内, 却流利舒畅、清秀恬静。李渔的另一园林作品是金陵的芥子园, 园址在今南京的韩家潭, 是李渔移家金陵后于康
清代朱一新撰 ?京师坊巷志稿# (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 牛排子胡同麟庆鸿雪因缘图说: 半亩园在弓弦胡同内, 本贾中丞汉复宅。李笠翁客贾幕时, 为葺新园, 垒石成山, 引水作沼, 平台曲室, 奥如旷如。乾隆初杨韩庵员外得之, 又归春馥园观察, 道光辛丑始归于余。!
熙七年前后营造的。此园在当时人们心目中已经十分有名, 据李渔的朋友方文在?三月三日邀孙鲁山侍郎饮李笠翁园即事作歌#云: 因问园亭谁氏好? 城南李生富辞藻。其家小园有幽趣, 垒石为山种香草。! 由方文所谓 小园!、 幽趣!、 垒石!、 香草!可以想见此园特点。从李渔自己在 ?芥子园杂联序#、?闲情偶寄#和其他诗文中的描绘可知, 该园不满三亩, 却能以小胜大, 含蓄有余。园内有名为 浮白轩! ?的书房, 有名曰 来山阁!的楼阁, 有赏月的 月榭!, 有排练和观赏戏曲的 歌台!, 有与房屋相联、 屋与洞混而为一!的假山石洞 栖云谷!, 有种植着芙蕖 (荷花 )的池水, 有 植于怪石之旁! 的盆中茶花小树, 有 最能持久愈开愈盛!的石榴红花((除这两处小巧玲珑的园林之外, 李渔还有两处规模较大的园林作品, 即早年在家乡建造的伊园和晚年在杭州建造的层园。它们也都是园林中的上乘之作。伊园在其家乡本不知名的伊山之麓, 李渔在?卖山券#一文中自述, 此山 舆志不载, 邑乘不登, 高才三十余丈, 广不溢百亩!, 既无 寿山美箭!, 也不见 诡石飞湍!; 但是李渔在这里却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