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归纳(人教).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归纳(人教)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根本原因:政治经济的大变革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2)士阶层的壮大和活跃 (3)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局面的被打破,私学兴起 2.表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派的相互批驳和融合 3.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的儒学 1.孔子——春秋末期创立儒家学派 (1)思想核心——“仁”(伦理道德学说),“仁者爱人” (2)强调“礼”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准则,“克己复礼” (3)强调德治,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 2.战国时期的儒学 (1)表现: 孟子 荀子 儒学的改造和吸收 德治思想的发展 “仁政” “仁义”和“王道” 民本思想的发展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伦理观 “性善论” “性恶论” (2)影响:通过改造和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成为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春秋末年,创立道家学派 ①核心:“道”——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的运行上——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地运动; ②强调为人处世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和小国寡民的社会 ③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立和转化的观点 (2)庄子(战国时期) 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差别的观念,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2.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1)表现:在强调君主专制的前提下,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2)意义: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道家的“无为而治”) 2.有为成为时代的需要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内有诸侯势力威胁中央,外有匈奴的威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儒学神秘化(加强君权的需要) (3)提出“三纲五常”道德标准(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3.特点: (1)把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原有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从而形成具有 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2)儒学神秘化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方面:儒士参政、儒学治国 (2)教育方面: ①以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学垄断教育) ②中央设立太学和初建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 2.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三种思想开始融合 2.隋朝提出三教合一,唐代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二、程朱理学——南宋以后占主导地位的儒学 1.产生及特点: 宋代儒学家抨击佛道的同时,吸收佛道的思想融入儒学当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代表人物:程颐、程颢(北宋)、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2.基本主张: (1)宇宙观——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核心思想) (2)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就是天理) (3)认识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影响: (1)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广泛外传,影响海外 三、陆王心学——理学的发展(明中期后占主导地位的儒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 2.基本主张: (1)宇宙观——心是宇宙的本原,心即是理(陆九渊)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更多吸收佛教思想) (2)认识论——发明本心(陆九渊,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阳明) 四、评价理学 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2.积极: (1)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发奋立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自我节制 (2)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凸显人性的庄严:强调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 3.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ity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