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進口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书

邵光高速公路A3标段和顺一队隧道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书 编制人: 审核人: 邵光高速公路 A3标段和顺一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⑴.国家交通部和福建省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⑵.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 ⑶.现行高速公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⑷.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⑸.已到位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⑹.其它相关依据。 1.2编制范围 海西高速公路网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A3标段和顺1号(左洞ZK22+699~ZK24+773右洞YK22+695~YK24+760)。 2.1工程概述 本项目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中的一条重要联络线,它的建设开辟了福建通往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又一快速通道,有利于加强闽北地区与江西鹰潭、抚州、资溪等地的经济交流,促进福建与江西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项目所在地邵武和光泽既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军事战备物资储备中心,也是军事物质及人员进出福建的重要中转枢纽之一。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在沿海和内地之间构筑起一条新的快速入闽大通道,密切联系沿海前线与军事后方,为军事物质及人员快速进出福建提供重要交通基础保障。 平面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标段路线最大纵坡2.871%,共1处;小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大纵坡5%;最小纵坡0.5%,共2处;最小坡长为400米,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小长度200米;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2000米,共3处;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0000米,共2处,均满足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的规定。竖曲线最小长度270米,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值170米。 路线竖曲线总长度3036.726米,竖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39.404%。 路线纵断面指标的采用情况见下表: 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2 自然地理特性 2.2.1 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福建北部,线路由东南至西北贯穿了福建北部地区,沿线属闽北山地丘陵区。地形由山岭、河谷、台地组成,地形起伏大。山地主要由武夷山脉的东脉组成。丘陵坡地主要分布在山脉的坡脚与河流阶地的交界处,其天然坡度为15—30度。一般海拔为小于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丘顶浑圆缓坡,天然山坡稳定。残积台地只要分布在邵武盆地内。地形平缓,植被发育,残坡积层广布。 冲洪积阶地主要发育在富屯溪河流两侧及山间谷地,地势平坦。 整条线路地形地貌在交通工程上属山岭重丘区。 沿线水系发育,河流呈数枝状。只要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较大的有富屯溪,河谷多呈“U”字型。河床大部分为宽坦稳定,多为基岩或沙砾卵石,河床阶地发育大部分齐全。河水量受季节控制,水量变化大。水位受降水量控制,暴涨暴跌。在干旱季节,河流水位很低,甚至干涸,但雨季水位暴涨,应注意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2.2.2 气象 邵武市位于南平市北部,与江西省接壤,地处沿海内陆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潮湿多雨,阳光充足,气温北低南高,年平均气温17.6-17.7℃,年平均降雨量1770-1864毫米。全年雨日164-177天,3-4月为春雨季,雨量约占全年23-24%;5-6月为梅雨季,雨量约占36-37%;7-9月为雷雨季,约占20%;10月至笠年2月为少雨期,约占20%。降雨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2.2.3 地质构造 本项目规划路线方案区域上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复式隆起及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的闽西北华夏隆起带东北侧,长期的历史演变,强烈的褶皱及岩浆活动,使之历次构造运动相互复合、彼此干扰和迁就,形成区域构造形式多样复杂。震旦系地层广布,其岩性以变粒岩夹片岩、变质砂岩为主,燕山期较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使区内沿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区内以北北东的新华夏系构造最为发育,散布于全区,奠定了本区构造基础。 本标段主要受北西向和顺-莫口断层影响,其范围比较大,长度约20公里,位于北部的和顺、莫口一带,走向北西290-305度,倾角65-70度,断层两侧岩石常有硅化,并普遍出现构造角砾岩,构造破碎带宽约1米至数米,最宽可达15米。少部分构造为南北走向及东西走向,对工程影响不大。而近期构造破碎带未胶结成岩的,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分布于沉积—变质岩中的断裂,主要以硅化、挤压片理带、裂隙密集带、破碎带及部分角砾岩带形迹出现;侵入岩体中的断裂多以蚀变破碎带、硅化带、石英网脉带、角砾岩带、糜棱岩带及岩脉型式出现。断裂带中的构造岩,大多数较为坚硬,具块状镶嵌或块状砌体结构,岩石强度较高,较稳定。少部分角砾岩、断层

文档评论(0)

d47fv82b5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