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翁源县红岭钨矿区成矿条件分析.doc
广东省翁源县红岭钨矿区成矿条件分析
[摘要]通过对红岭钨矿区的区域地质成矿背景以及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认为该矿区的构造、岩浆岩和地球化学都是有利的成矿条件。正是由于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具多期性与继承性特征,成矿作用十分强烈,导致除石英脉型钨矿床外,在其深部尚有花岗岩型钨钼矿床,构成一个石英脉型与花岗岩型组合的复式矿床。
[关键词]红岭 钨矿 成矿条件 复式矿床 广东
[中图分类号] P62[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9-2
广东省翁源县红岭钨矿是我省主要的钨矿生产矿山之一,该矿床受区域构造与岩浆岩影响,而形成大型钨多金属矿产,是九连山钨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阐述广东省翁源县红岭钨矿床成矿背景以及矿体特征,指出该矿区的成矿条件。
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从大地构造来说,广东省翁源县红岭钨矿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后加里东隆起湘南―粤北海西―印支凹陷区内,处在大东山―贵东―九连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热水南北向断裂构造与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见图1)。
图1 广东翁源红岭钨矿区外围地质略图
1.第四系全新统2.第四系更新统3.上泥盆统帽子峰组4.上泥盆统天子岭组5.中泥盆统东岗岭组6.中泥盆统老虎坳组7.中下泥盆统桂头群8.中下泥盆统桂头群下亚群9.下古生界10.燕山四期石英斑岩11.燕山四期黑云母花岗岩12.燕山三期细粒白云母花岗岩13.燕山三期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14.燕山三期中细-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5.燕山三期细粒少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6.辉绿岩脉17.辉长岩脉18.粗粒斑状花岗岩19.中粒斑状花岗岩20.细粒-细粒少斑状花岗岩21.中细粒花岗岩22.细粒白云母花岗岩23.角岩化24.实测或推测地质界线25.侵入岩相变接触界线26.平移逆断层及编号27.平移正断层及编号28.实测、推测断层及编号29.岩层产状30.倾伏背斜轴
1.1地层
区域地层分布简单,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浅变质的浅海相碎屑沉积岩,上古生界泥盆系滨海相、浅海相砂页岩、碳酸盐建造,新生界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层。
1.2构造
区域褶皱发育,分布水源山背斜,轴线呈北北东向,长约40公里,由下古生界和泥盆纪地层组成,岩层倾角40~70°,东翼较西翼陡;枢纽于官渡镇一带向南西方向倾伏,形成一个对称的并向南西倾伏的背斜构造。背斜西侧为一轴线呈北北西向的对称正常的翁城向斜;东侧则为轴向北东、轴面倾向北西的翁源倒转向斜。
区内断裂十分发育,一系列近南南北向(NNE~NNW)压扭性断裂穿切北北东~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南北向断裂有水源山正断层、石坑子―红岭―热水断裂、田心―上洞断裂;北东向断裂有下洞正断层、大湾围―坪峰畲断裂、石坑子逆断层、热水断裂、下背―狐狸山断裂。
1.3岩浆岩
区域内广泛分布燕山三期花岗岩,北部属贵东岩体,南部统称热水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240平方公里。区内还发育两个燕山四期花岗岩岩体,呈岩墙状沿东西方向侵入于燕山三期花岗岩中。
1.4区域矿产
沿热水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分布有12个矿床(点),排列方向和岩体与断裂构造方向大致相同,主要矿床(点)有石坑子钨矿床、芒头斜钨矿点、热水钨矿点、大塘肚钨矿点和梯子岭钨等矿点。
2矿体地质特征
红岭钨矿区内有石英脉型钨矿床和花岗岩型钨(钼)矿床,两者在时空和成因上的关系密切。花岗岩型矿床赋存于隐伏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顶部,向上叠加过渡到石英脉型矿床。
2.1石英脉型钨矿
石英脉型钨矿矿化带总体沿北西~南东向展布,在平面上呈侧幕状排列,含矿石英脉沿近南北~北北东、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及北东~北东东向等五组裂隙充填,走向北北西-北西向脉组最为发育,次为北北东-南北向和北东-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各脉组中的矿脉大多呈单脉稀疏分布,一般脉距较大。各脉组在平面上纵横交织,互成菱形格状,尤以北西组与北北西组互呈菱格状最为明显。各脉组中常有1―2条主脉,其两侧往往出现数条平行细脉或与主脉呈小角度(10°左右)斜交的羽状矿脉,北西组矿脉中最为明显。
矿石由石英、白云母、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绿柱石组成。矿石类型属辉钼矿-辉铋矿-黑钨矿矿石,主要矿产为黑钨矿,伴生辉钼矿、辉铋矿含量亦较高,均达到一般的工业要求。此外,在局部地段还可见到极其次要的硫化物-黑钨矿矿石、角砾状围岩-辉钼矿-黑钨矿矿石、云英岩-辉钼矿-黑钨矿矿石、莹石-方解石-黑钨矿矿石类型。
原生矿石主要构造类型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放射状构造。主要结构为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