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想象与联想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薄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用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的欲望。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 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境生象外”。 1、掌握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二组概念: ???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意境特点: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孟浩然 5、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7、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8、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请采用意象组合及词眼品读法对颈联这二句诗进行赏析。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 ——2006年12月12日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 把握意境(景 、 事、情) 理解 词义、句义 鉴赏 古诗鉴赏 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 吟诵 意象 想象与联想 意境 明情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之感。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心犹壮”的乐观与旷达。 诗中写了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声音变得低沉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在松林间,因为受阴暗的环境的影响,而给人与寒冷的感觉。诗人以“冷”来形容日 色新奇绝妙。这两字使整个画面显得冷僻幽静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