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下洪寨,新农村建设的样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遷西下洪寨,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迁西下洪寨,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文/环渤海财经网总编李杨林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3,其中有接近6亿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总基调下,农民收入的增加、地区的安定、生存、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动、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社会和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学者料言,对于中国过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推动消费、支撑增长的下一个或长期的源泉。从一定意义来讲,解决好了三农问题,找到了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或路径。就是解决了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或路径,我们称之为现代版的新农村建设。 汉儿庄乡下洪寨村鸟瞰图 迁西县汉儿庄乡下洪寨村,地处迁西北部山区,全村共102户,340口人,2010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19596元,2011年村集体收入215万,人均纯收入达到25100万元。曾先后获得“唐山市市级卫生村”“唐山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示范村”、“文明生态村建设‘保成果,创精品’先进村”、“新民居建设先进村” 第二届“唐山最美乡村”等荣誉。荣誉的背后是数字,数字曾是包袱,现在不仅是动力,而且是持续的动力,下洪寨的村民带有哲理的说。 发展与共同致富 汉儿庄乡下洪寨村村民服务中心 沿着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笔者走进汉儿庄乡下洪寨村,只见银杏黄杨风中摇曳,仿长城垛口别致整齐,片片绿地芳草如茵。沿村内景观大道前行,规划一致、用白色马赛克装饰的栋栋新民居敞亮气派。村内新建的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中荷花竞艳,水色里游船嬉戏。在水面上造型古朴的休闲亭榭里,几位老人正围桌而弈。与人工湖隔道而邻,是3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各种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灯光篮球场上,几个小伙闪转腾挪;卡拉OK舞台前,一群孩童正在村妇看护下学歌……好一派幸福和谐的新农村场景。 下洪寨,一个102户人家、340口人的小山村,短短几年之间,竟演绎了人均年收入近3万余元的致富神话,这究竟是怎样的嬗变过程?“要说村这几年的变化,那完全得益于他们念的是共同致富经”。 2001年,迁西县铁矿开采蓬勃兴旺,下洪寨村人也坐不住了。一些人纷纷向村里提出承包开采的申请。面对此情此景,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统一思想,“致富路上一个不能少”成为他们的共同理念。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他们以“大河涨水小河满”的道理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确立了全体村民参股,按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集体开矿富民的思路,大家攥成一个拳头,共同砸开致富路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为确保村集体企业经营的公开透明,村里安排了3名村公选代表进驻村办矿山、选厂,直接参与管理监督;同时,实行重大事宜村民集体决策制。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吃苦在先,奉献在前:启动资金出现缺口,村班子就利用个人关系先行垫资100万元;1500元的入股股金,有人犹豫观望,党员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甚至为其代缴;为节省每一分钱,在跑办手续和具体经营过程中,两委干部们连公家的烟都舍不得抽,兜里总揣着自备的“廉价烟”……真诚的付出加上科学的管理换来了村民们的巨大支持,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经过几年的发展,而今在下洪寨村,光是村集体矿山一年的分红,每个村民就能分得18500元,村办选厂还能分得几千元,加上村民们在矿山、选厂上班所得和种植板栗等农副业收入,该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要说大款,我们村没几个,但要说谁都富裕,那下洪寨村得说是这个!”村民们淳朴的脸上满是自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富裕不光是物质层面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走集体办矿之路,下洪寨村从根本上避免了在其他地方经常出现的诸如征地、占道、搬迁、干群关系等一系列矛盾纠纷,村民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了,近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例上访告状的。 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保障,下洪寨村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推动村集体公益事业实现跨越发展,迅速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几年之内,村集体就完成了对矿区40多户村民的整体搬迁任务,补贴每户农家1万元建成了标准较高、规划一致的红瓦、白墙、绿树新农居;为每家每户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民防疫接种费用也由村集体全部负责;全村80岁以上老人每人可以定期拿到养老补贴,考上大学的学生们每人都能收到村里敲锣打鼓送到的2000元奖学金;安排专门的清洁工负责村内全天保洁,有专门的村民负责组织每天晚上的卡拉OK等村民自娱自乐活动……近年来,又筹资300余万元翻新了5.4公里的村内景观主路,投资50万元完成了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投资80万元建设了休闲广场,投资100万元建成了村内公园,筹资800万元进行滦河河道治理,投资300万元完成矿山、选厂标准化建设……

文档评论(0)

d47fv82b5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