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郭德綱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doc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德綱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上)摘要: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火爆,是2006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之一。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调用了各种“传统”的手段,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声发展史上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传统,传统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传统是在适应中生存的。聪明的商家总是善于利用流行话语的市场效应进行商业包装,郭德纲所谓的传统相声本质上是一种迎合流行话语的市场策略传统话语的流行,有其民俗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背景,当传统的弘扬与民族情绪结盟的时候,许多想像的民族传统就被挖掘、被修正、被发明了。当下的传统话语只是一种轮回的流行话语,回归传统不是必然的济世良药;郭德纲的成功只是个人的成功,而不是相声的成功,相声“回归剧场”不是草根阶层的胜利,而是愤青和有闲阶层的胜利。 2006年11月4日凌晨2时45分,随着长达7个多小时“相声接力跑”的结束,持续了6天的德云社10周年庆典也终于在北京民族宫剧场落下帷幕。演出结束时,德云社班主郭德纲紧抱双拳,在台上来来去去走了好几个回合,整个谢幕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直到凌晨3点,还有近千名观众磨磨蹭蹭不肯散去。事后,有网友使用了“空前绝后”来形容这一相声专场的火爆。网友“北京的秋天”说:“很久没有因为一场演出感动过了,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掉过泪了。但是昨晚,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最后的20分钟,是在泪水、硬咽、欢笑与热烈的掌声中度过的。7个半小时,德云社7个半小时的演出,创造了一个历史的神话。这在相声界,不,岂止是相声界,应该是整个文艺界体育界等等等等演出中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交口称赞郭德纲复兴了传统相声。如果用“郭德纲”加“传统相声”在百度搜索一下,可以在0.01秒之内搜出相关网页约95 500篇(截止德云社10周年大庆日),各种媒体充斥着这样的文章标题:《郭德纲相声:传统的胜利》、《草根名角儿郭德纲火爆京城,致力复兴传统相声》、《贫嘴郭德纲惹火传统相声》、《久违的感动和欢笑——郭德纲的传统相声》…… 任何存在,都是多种“必然因素”作用之下的“偶然现象”。分析郭德纲的走红,可以找出许许多多的原因,比如“歌颂相声”与“教育相声”等主流相声的没落,“草根文化”的崛起、审美风潮的转向、郭德纲本人的不懈努力及其相声基本功的扎实、郭德纲营销策略的成功,等等。应该说,每一种分析都有其道理,正如一辆汽车之所以能跑起来,既使用了发动机,也使用了连动装置,还使用了轴承与车轮。本文所讨论的是,郭德纲如何巧妙地利用“传统”这一方兴未艾的主流话语,为自己的剧场相声争取主流地位。一、“从前”与“现在”的PK 2006年的中秋节,有一条原创自刘宗迪的“短信”在手机用户中广为流传: 中秋节了,别忘了给孩子们 讲讲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那时候天还是蓝的 水也是绿的 庄稼是长在地里的 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耗子还是怕猫的 法庭是讲理的 结婚是要先谈恋爱的 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 药是可以治病的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 这是一首非常漂亮的浪漫主义现代诗。诗中先验地预设了一对“从前”和“现在”的矛盾。“从前”是传统的、浪漫的、美丽的,而“现在”则是浮躁的、世俗的、丑陋的。 这种预设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传统”。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不是今天才生产出来的新概念。借助“从前”来发泄对于“现在”的不满,是从孔老夫子以来就屡试不爽的针贬时弊的重要手段。如此推算下来,尧舜以降,人心每况愈下,社会日益恶化,一路恶化到今天,世界应该早成一堆烂泥了。 当郭德纲高举着“传统相声”这面大旗的时候,他显然使用了“颂古非今”的策略来结盟大众。郭德纲的代表作《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中有这么一段: 有人说了:抛弃传统相声。这就值左右开弓一千四百个大嘴巴!(观众笑声)真的。(观众鼓掌) 有相声大腕儿说过:“我们宁要不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这是糊涂。无知者无畏。 由打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了,你无论说什么笑话,这里边能给你找出来,你用的是这个方法,你用的是那个方法。 有现成的你不用,你非得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得过一百多年这么些老前辈的智慧吗?你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得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着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啊?(观众笑声/喝彩/掌声) 这样一批无知的相声演员,无能的艺术家们,应该对今天相声尴尬的处境负最大的责任!不是我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愿意相声好! 《茶馆》里有这么句话:“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他完了!——我爱他,谁爱我啊?(观众喝彩/鼓掌) 这话说得很精彩,也很有煽动性。可是,同样这些话如果放在20年前,恐怕更多是讥讽而不是掌声。大众的价值观念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