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无为而治 1.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统治者吸取 道家“__________”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 增强,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 3.为了加强__________,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 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中央集权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 春秋大一统 (1)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提出 “____________”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并提出了 “天人合一”和“____________”学说。 天人感应 (3)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还提出了为人处 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_”。 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措施 (1)汉武帝起用很多________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 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儒学家 (2)从汉武帝时起,__________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 育为儒家所垄断。 儒家经典 太学 (3)汉武帝兴办______,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 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 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汉武帝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 育系统。 这样,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的地位。 2.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1.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需要而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三纲五常”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克己复礼” 【解析】A B、C 两项是为了加强君权,D 项是孔子的主 张。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C 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 阴阳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形成的新的儒 学体系。 ) 3.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主要利用儒家的“大一统”的思想, 【解析】D 加强中央集权。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即“三纲五 常”,并大力提倡孝道。 2.特点:外儒内法,思想专制,又带有神学倾向。 【针对练习】 (2011 年广东广州一模文综)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 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C.老子“无为”思想 B.孟子“性善论”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解析】D 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天人感应”,认为如 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 仍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 行仁政。汉朝统治者重视救灾,就是这一学说盛行的体现。 ◆史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 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 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 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一 材料二 主题思想 董仲舒新儒学中“君权 神授”的特点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 联系教材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命运的影响。 2.据材料二,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 1.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影响:成为封建 正统(统治)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