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粮仓腐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所不知道的“粮仓腐败”.doc

你所不知道的“粮仓腐败”   近日,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白依拉嘎收储库被央视曝光存在以陈粮顶新粮、恶意套取价差补贴等问题。消息一出,国家粮库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迟到”的调查结果   联想到2013年发生的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大火事件,网民“下雨的灰港”调侃道:坐等各种粮库火灾,火表示很无奈啊。   诸如此类批评指责,近段时间在网络上并不罕见,而媒体不断的追踪报道,更是让“以陈换新”事件持续升温。   压力之下,中储粮总公司于4月17日成立调查组,派员到两省的涉案企业进行核查处理。在事件曝光后,由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司长赵文先带队的两个核查督办工作组也分别赶往辽宁、吉林两省,对核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办。   不仅如此,由吉林省、市、县三级粮食局组成的多部门联合调查组,于当日下午封存白依拉嘎粮库1.6万吨稻谷,随后赶赴松原、白城等地粮库展开调查。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称,将普查吉林省的粮库,发现不合格的,立即退出国家粮库,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   面对问题,中储粮总公司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现在中储粮会同有关部门的联合调查组正在紧张地进行调查,结果出来后会第一时间向社会报告。”   4月23日,经央视对外公布,持续的调查取证之后,吉林省调查组已查明,被曝光的神秘买家,身份系白依拉嘎粮库领导亲属。但“天下粮仓”为何以陈顶新?粮仓腐败的清查情况到底如何?一切依旧是未知数。   你所不知道的“粮仓腐败”   让“硕鼠”们趋之若鹜的,无非是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事实上,“以陈换新”只是“粮仓猫腻”中的一种。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套取国家补贴,从各种项目上拿回扣、在账上作假,腐败形式非常之多。”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介绍,在我国现有粮食储备体系之下,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频次高,而且腐败操作的难度系数低。   本次由央视曝光的辽宁、吉林等地粮库和粮商勾结,以陈粮顶替新粮赚差价的行为,即是诸多粮食腐败手段中常见的一种。   与之类似的手段,在粮食行业被称为“低收高转”,指的是粮库内部通过国家每年提高的收储价牟利。   随着物价上涨,“最近这些年,我国粮食每年的收储价格和前一年相比,都会涨10%~15%,”郑风田说,“而且粮食在库存时能拿到国家补贴。粮库照这个规律,把当年低价收购的粮食按高价卖出,这个过程不仅赚到了差价,收到的新粮食也得到了国家的补贴。”   而实际情况远比理论上要复杂得多,以至于产生了不少“变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粮食局的周国栋拟文称,“低收高转”是粮食腐败的一种常见方式。这种手段主要是用在国家和地方专项储备粮上,而具体操作方式往往有数种,一些不法经营者常常钻政策的缝隙。   除此之外,在粮食行业,还存在更为恶劣的“转圈粮”现象。郑风田把“转圈粮”概括为“移花接木”与“虚假交易”两种类型。   “移花接木”指的是粮库平时谎报粮食总量,贪污补贴款,在领导视察时,把别的粮库的粮食临时调来,弥补亏空。“比如粮库报告收了100万吨的粮食,向上面申请100万吨的补贴,但可能只收了50万吨。如果上级来检查,就把其他粮库的粮食调过来冒充。”   “虚假交易”则指仅在账面上的重复交易。“粮库先让其他企业把粮食买下,等到国家实际收购时,粮库再从企业那里把粮买来。其实是同一批粮食,粮食没有走,只在账上走,骗取了收购款,也是一种犯罪形式。”在郑风田看来,“转圈粮比以陈顶新更恶劣,至少以陈顶新还是保证库里有粮食的。”   而其他违规操作,同样可以为粮库带来不菲收益。郑风田提到,有的粮库为了多拿储粮补贴,经常超额收购粮食,但一有不慎,便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2013年黑龙江基层粮库的大火就是这样引起的。粮库拼命收粮食,但是自身库存条件很差,不能有效监管,收了粮食引起大火后   都烧了。”   粮库“硕鼠”何以横行无忌   那么,粮仓该由谁来监督呢?记者查询发现,《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同时第八条规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   “中储粮的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经营管理全由他们负责,国家行政部门仅承担监督责任,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粮食局求着中储粮收购农民的粮食,根本谈不上监管。”   “粮食储备比较特殊。一般多少粮食,在哪收的,不会告诉外界,某个地方只有一个领导掌握,这相当于一个人说了算。那就很容易出问题。”郑风田说。   同时,郑风田还认为,“这与中储粮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粮食储备基本就是中储粮一家垄断,缺乏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