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华眼针--治疗篇[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中华眼针--治疗篇[精]

中华眼针 田维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治疗篇 一、感 冒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感冒 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是感受风邪所致,但风邪多与寒热暑湿之邪夹杂为患,秋冬多感风寒,春夏多感风热,长夏多挟暑湿。肺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感冒风邪自口鼻而入,故呈现一系列的肺卫症状。 由于外邪有偏寒、偏热和挟湿的不同,因此其病机亦随之而异。偏寒则寒邪束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偏热则热邪犯肺,肺失清肃,腠理疏泄;挟湿则阻遏清阳,留连难解。 感冒 辨证治疗 1.风寒束表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白睛可见肺区脉络淡红。 [治则]:祛风散寒,解表宣肺。 [取穴]:取肺区、上焦区。亦可配风池、合谷、列缺。 2.风热犯表 [症状]: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白睛可见肺区脉络鲜红。 [治则]: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取穴]:取肺区、上焦区。亦可配曲池、大椎、尺泽。 3.暑湿袭表 [症状]: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白睛可见肺区脉络鲜红而充盈。 [治则]:清暑化湿,疏表和里。 [取穴]:取肺区、脾区、上焦区。亦可配孔最、合谷、足三里。 1.刘××,男,45岁。发热3天。 素体虚弱,动则汗出,3天前因气温骤变而出现发热,恶寒战栗、头痛身疼,鼻塞不通,服解热镇痛药汗后稍好,2小时后又出现发热恶寒而来诊。查病人神清面赤,体温38.2℃,咽部正常,扁桃体不大,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白睛见肺区脉络淡红。此属外感风寒侵袭肺卫,肺气不宣而引起的感冒。治以祛风散寒、解表宣肺。针灸取双肺区,双上焦区,用眶外横刺法,留针10分钟,日1次,配刺身柱,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后10分钟热退身凉,体温36.4℃,次日体温没升,改刺双肺区,双上焦区,针法同前,连针2次,诸症消失,病愈。 2.李×,女,18岁。头痛发热2天。 昨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发热、咽痛、鼻塞不通、咳嗽气粗,口服解热镇痛药后热退,但数小时后又出现发热恶风寒而来诊。查病人神清,体温38.9℃,咽赤、扁桃体Ⅱ°大,有脓苔,双肺呼吸音粗,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白睛见肺区脉络鲜红。此属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清肃而引起的感冒。治以疏风清热,解表宣肺。针灸取双肺区、双上焦区,用眶外横刺法,留针10分钟,日1次,配刺大椎、双曲池,留针20分钟,日1次。针后汗出热退,体温36.7℃,咽痛减轻。连针2次,体温正常,咽部微赤、扁桃体稍大、脓苔已无。改刺双肺区,双上焦区,手法同前,续针2次,咽痛消失、扁桃体正常,双肺呼吸音清,余症皆消,病愈。 二、咳 嗽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 1.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为咳嗽。由于四时主气的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挟有寒、热、燥等邪,但以风邪挟寒者居多。 2.内伤: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其他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所致;或由饮食不当,嗜烟好酒,熏灼肺胃;或过食肥厚辛辣,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而致气逆为咳。 1.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白睛可见肺区脉络淡红。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取穴]:取肺区、上焦区。亦可配肺俞、合谷、列缺。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白睛可见肺区脉络鲜红。 [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取穴]:取肺区、上焦区。亦可配尺泽、曲池、大椎。 3.燥邪伤肺 [症状]: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白睛可见肺区脉络深红而细。 [治则]:清热润燥,宣肺止咳。 [取穴]:取肺区、上焦区。亦可配肺俞、阴陵泉、三阴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