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 5、书是知识的宝库。 6、读书能开启人的智慧。 《卖火柴的小女孩》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大年夜 街头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概括主要内容: 1、段意合并法 2、题目拓展法 3、要素串联法 4、句子摘录法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这些读书法给我启迪,我要这样读书:——。 孔子读书法:⑴少年时好学不倦。⑵学与思结合起来。⑶学过的要温习。⑷学习要谦虚。 苏轼读书法:对于一些好书,读一次,有一个目标,读书时终身之事。 诸葛亮读书法:博览群书,知天文,悉地理。 朱熹读书法: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笔到。 毛泽东读书法: ⑴稍有空闲就读书。⑵不动笔墨不读书。 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从题目入手,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一:题目拓展法 如:《山中访友》题目扩充时提出问题:“我”到山里去访问了什么朋友?然后从文中找到答案,也就是作者访问过的朋友,主要内容就出来了。 文章主要内容就是: “我”到山中去访问山里的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等许多朋友,带回了好心情。 温馨提示: 1、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题目拓展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2、要紧扣文题提出相关问题。 方法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具体操作:先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1、走进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2、索溪峪的山是野的。 3、索溪峪的水是野的。 4、索溪峪的动物是野的。 5、游人也变得“野”了起来。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也变得“野”了起来。 《索溪峪的“野”》各段段意: 方法三:要素串联法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注意: 1、不需要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很详细,只需简练地说出“什么事”就可以了。 2、串联要素并不是把这几个要素简单相加,而是进行综合整理。 要素串联法 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方法四:句子摘录法 如《养花》一文中的总结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美的启发 ?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总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再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功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来这儿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 只有用美,才能 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练习:用“句子摘要法”概括下面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标题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