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课文中词和句子的总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提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初中时期学过孟子的三篇文章,回忆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都是他的篇目。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众多文章收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如:等。
??二、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后世称之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三、讲授新知:
1、熟读课文:范读《庄暴见孟子》??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掌握节奏。
下列加线的字注意读音:
王语暴?庶几?好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可得闻与?蹙?管龠?羽旄
2、分析课文:
诵读开头至“不若与众”。?
.齐读一遍后,学生复述这部分的大意。?
.注疏要点。 “庄暴见孟子”——孟子在齐宣王时,曾一度为齐客卿,庄暴因不知如何答对齐宣王“好乐”的说法,所以来问他。?
“王语暴以好乐”——也可以说成“王以好乐语暴”。王,承前章指齐宣王。据此可知庄暴是齐臣。?
“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话中有停顿。问“如何”,意思是“好乐”好不好。?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
“他日,见于王”——“见”,被引见、被接见。?
“王变乎色”——齐王自知他的爱好并不高雅,这是他的心病,而在暴泄其事干孟子,这使他感到温怒和惭沮。?
“寡人”二句——齐王被迫承认爱好不高雅。“先王之乐”,指上古时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乐)。“世俗之乐”,指郑、卫之声。?
“分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这样说,似与孔子观点不同,但他的意图是要说明在王者与民同乐这一点上,古乐和个乐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因势利导,即顺着齐王的“好乐”来谈“与民同乐”的道理。?
“可得闻与”——意思是请对方继续说下去,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可见孟子的这种权宜的说法收到了效果。?
???“曰”至“不若与众”——孟子先不作答,反而连续问齐王。对这两问,答案肯定是“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这就为论述“与民同乐”作好了铺垫。齐王已入我彀中矣。?
学生诵读,教师检查。注疏要点如下。
“臣请为王言乐(lè)——这是下文的总领句。“乐”读le,因上文两次问“孰乐(lè)”,这句自应承上读le,其余理由详见“教学设想”。?
今王鼓乐于此——“今……于此”是古汉语的习惯句式,表示假设,不是“现在……在这里”的意思。这句话可译为“假如大王奏起音乐”。下文“今王田猎于此”,与此相同。?
“举疾首”的“举”——“举”“俱”义通,可训,“皆”,全部的意思。?
“此极也”的“极”——这里是困顿的意思。朱熹注为“穷”。“此极”,如此困顿的境况,指下文“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是苛刻的赋敛和繁重的徭役造成的。?
5.划分层次。?
说明:这段话的层次容易划分,之所以要来讨论,是因为要借此明确几个问题:这段话是围绕着一个“乐”字来写的,话题已经从欣赏音乐转到君民关系上来,从个人爱好转到治国方针上来。这段话的主体是两幅形成强烈反差的图景,孟子没有指出造成这些图景的原因,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前者是由苛政造成的,而后者是“仁政”的结果,因此尽管用的是叙述方式,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本段的结句是有针对性的,齐宣王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所以孟子又借机向他宣传“王道”,劝他通过“与百姓同乐”的途径来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上述要点都可以在讨论中用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个别地方由教师作补充。讨论后再将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层:点明谈话内容。?
第二层:两幅不同的图景:“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
第三层:能“同乐”则能“王天下”。
第二课时?
一、归纳。
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化解:首先,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摇篮》.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梦》.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秋天多么好》.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逛商店》.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陶罐和铁罐》.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白云》.doc
- 幼教大班语文教案 春天的故事.doc
- 幼教大班音乐教案.doc
- 幼教大班音乐教案_0.doc
- 幼教大班音乐教案_1.doc
-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_1.pptx
- 高中物理一轮课件10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ppt
- 人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第3版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高教版高一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高中物理一轮课件专题九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
-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第2课时农业地域类型.ppt
- 高考总复习地理课件第二十单元第1讲现代旅游及其作用旅游资源.ppt
- 高中物理一轮课件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ppt
- Unit8SectionA3a-3c课件人教版(2012)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件第一章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