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docVIP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doc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   [摘 要]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ALIF)组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椎体高度、JOA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LIF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ALIF与PLIF均为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术式,但ALIF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 下腰椎不稳症;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 68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85-02   下腰椎不稳症临床较为常见,症状严重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1]。通过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重建腰椎稳定[2],我院采取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两种手术入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8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现代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3]中下腰椎不稳症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其他腰椎疾病者、年龄超过70岁者。按照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ALIF)组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LIF)组,每组40例,其中ALIF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5.73±7.12)岁,平均病程(5.16±3.28)年,腰椎滑脱30例(退行性滑脱20例、峡部裂性滑脱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椎管狭窄4例;PLIF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68岁,平均(46.88±7.97)岁,平均病程(5.20±3.17)年,腰椎滑脱27例(退行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椎管狭窄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LIF组采用前入路,取左腹部倒八字切口入路,测量并选择适合腰椎前路融合器将充满松质骨cage置入并使用腰骶椎前路钢板内固定;PLIF组采用后路,测量并选择适合腰椎后路融合器将充满松质骨cage置入并紧固钉棒。两组患者均在C臂机X线透视复位良好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并逐层关闭切口。术后引流管留置24~48h,抗生素连用5d预防感染,两组均需腰围固定保护2~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椎体高度[6]、JOA评分变化[7]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x±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结果和计数结果,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LIF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585.89±28.66)mL,平均手术时间(152.83±27.81)min,均明显低于PLIF组的(725.91±29.69)mL及(224.64±29.81)min,差异极显著(P0.01)。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椎体高度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ALIF组术后8例(20.00%)发生腹胀,采取禁食及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后明显改善;PLIF组术后10例(25.00%)出现神经根牵拉表现,采取脱水等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A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LIF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等情况,X线复查显示骨折愈合均良好。   3 讨论   腰椎不稳所致脊柱功能异常是引起患者下腰痛主要原因[8]。引起下腰椎不稳症危险因素较多,意外受伤、腰椎手术史以及退行性病变等均可引发 [9]。多数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以恢复下腰椎生理弧度[10]。目前,手术减压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辅助植骨融合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主要方案,临床效果令人满   意[11]。后路入路可有效减少术中对腹腔脏器及椎前血管造成不必要损伤,椎管减压与神经根松解操作方便[12];而前路入路能够彻底切除椎间盘,不仅利于置入cage融合,在重建椎间高度上也有明显临床优势[13]。Cole等[14]研究指出,下腰椎不稳症患者椎体复位和解除神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