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解析.pptVIP

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解析

当割台的噩耗传到台湾,全岛为之震栗,“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人们奔走相告,游行集会,鸣锣罢市,愤怒抗议卖国罪行,他们发出檄文“如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人们悲痛欲绝,“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与四野”,爱国领袖徐骧向群众痛楚陈辞:“吾民之田庐在于是,子孙在于是,祖宗丘墓在于是,台土无,吾民将安归乎?”,即使万一失败,“败则举吾民之骨肉与全台俱烬焉,是亦亡国之荣也”。1895年5月端午节日军进兵台湾时,民众自发地组织起来,拿起武器,与留守爱国官兵一道,誓死保卫每寸国土,提出“万人一心,兵民一气,不计生死,共御倭夷”的口号。 2.(2010年全国卷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反思探讨: * 左宗棠(1812-1885)大器晚成,考进士不成之后回家耕地教书,40岁才出山做幕僚。为人狂傲,目标远大,性格刚烈,出山后短短三年从普通幕僚升任闽浙总督。 1865年阿古柏侵占新疆,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开始了名垂青史的收复新疆之役。收复新疆时已是67岁高龄。这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他因此被称为是在唐太宗之后对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第一人。新疆收复后,左宗棠准备收复台湾,可惜于1885年病故于福州。壮志未酬身先死。 海防和塞防 * 第二课 (人民版)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政府官兵英勇抵抗 黄海海战 人民大众自发组织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义和团反帝运动 反割台斗争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张维屏《三元里》 读诗解史: ⒈这首诗中提到的“强徒”指的是谁? ⒉诗中提到“因义生愤愤生勇”,请结合教材指出三元里抗英的起因。 3、三元里抗英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怎样? 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抗侵略的胜利斗争。试从现实因素和历史传统两个方面分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原因。三元里人民抗英体现了什么精神? 讨论题—— 三元里抗英 起因: ①英军入侵,清政府卑躬屈膝(根本) ②英军到三元里抢劫(直接) ③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反抗(传统) 意义: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的《春愁》 请问:   (1)诗中的“去年”是指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4)面对日本侵占台湾,各阶层态度如何?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 (1)1895年。 (2)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 (3)台湾被割占的悲愤之情和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怀。 (4)发布檄文,抗击日军占领台湾。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全部沦陷。 刘永福 邱逢甲 反割台斗争意义: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与敌血战、予敌以重大打击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拳匪纪事》 材料三: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庚子纪事》 材料四: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阅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