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精神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山精神心得体会

巴山精神心得体会 最可爱的人 —记大山深处的养路人 2013年11月9日清晨六时二十分,我们一行六十余名新入路职工按预定计划前往巴山,参加西安铁路局“传承巴山精神,青春奉献铁路”主题参观教育活动。七时五十分,汽车就渐渐驶入了大巴山的怀抱。我坐在司机背后靠窗的那个座位上,听说到大巴山了,我赶紧摇下车窗,清新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近处是潺潺的流水和零星的几声鸟叫,远处是云雾缭绕的模糊的山头, 我兴奋极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美景。 第一次听到大巴山的名字是2013年8月6日,那是我报到第二天的岗前培训课上,有一位老师提到过,也看到过一些关于大巴山运动会的图片,不过那时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感觉画面里的大人、小孩都笑的特别美,特别可爱。今天是真真切切的闻到了大巴山的气息,看到了大巴山的容貌,最重要的是见到了大巴山的人。当车子在操场上停稳后,我第一个跳下车,看见五六个志愿者早就站定了等着大家,我向离自己最近的志愿者打了个招呼,表示辛苦了。经过简短的休整,我们到巴山车间的一楼活动室观看了《巴山路魂》和《巴山魂﹒西铁人》两部专题片。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一切和我们息息相关,还是因为他们是老一辈铁路人的缘故,片子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像清澈的水滴,滴在了我的脑门上,渗透到我的灵魂深处。 桥隧工长解和平,每天带着自己的工友们早出晚归,一次夜间整治完病害后,他让工友们回去休息,自己和防护员留下来检测。隧道里,分不清白天黑夜,出洞后,天已经快亮了。就这样,他和工友们靠着一把搞,一把叉,一把尺,一个水壶,两个冷馒头,无数个通宵,保障着襄渝铁路的畅通和安全。钉子扎进脚掌不疼吗,妻子儿女需要他的时候他不着急吗,当然不是,只是在他看来,这一切和自己肩上的责任相比?? 尽管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重压着他,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折磨着他,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这是一种怎样的担当。影片里解和平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巴山确实苦,但它在共和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简短的一句话,他却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诠释。 , 曹美英,当看到她的事迹,我心中便突然涌上一阵阵心酸和敬佩,一个女工,她当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爬上100多米高的桥梁,系着安全带刷漆除锈。她的丈夫也是巴山的一名养路工。两人都要上班,巴山没有托儿所,嗷嗷待哺的女儿没人照顾,为了工作,小两口只得逗孩子玩到深夜。这样,孩子就能睡到第二天中午。为了防止孩子醒后摔到地上,他们用布带把孩子拴在床上。母亲拴在桥上,孩子拴在床上。一次,女儿醒来早了,肚子饿,没有奶吃,也没有爸爸妈妈,就不停地哭喊。等曹美英回到家里,女儿的嗓子已哭得发不出声了。那一刻,曹美英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一边急着 喂奶,一边内疚地哄着女儿。可是,第二天,她又把女儿拴在床上,把自己拴在桥上。 有这样一个画面,让人过目难忘:一位中年男子背着一个男孩,回首微笑时,眉宇间却凝结着深深的忧伤。这个人就是被大家称作“月老”的管煜。一个夏天,管煜带着职工上山排除危石,突然,一块巨石从山上奔向管煜,他纵身一跳,躲过了石头却崴伤了脚。他强忍疼痛,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树上,组织大家用铁丝、钢筋把危石网住,再用八磅大锤砸碎,把石头清理到山下,指挥抢险5个多小时。工作上带头干,遇到难题也不绕道。和管煜一起拼命干工作的小伙子,能把设备养护好,却拽不来山外的姑娘。管煜就当起了 “月老”。一个不行再介绍一个,做通了姑娘的工作,又做姑娘父母的工作。3年时间,12对青年职工在巴山安了家,大伙儿风趣地称管煜是婚姻介绍所所长。 然而,就是这个来自延安的柔情铁汉,家里却有着巨大的不幸。画面里他背上的男孩是他儿子,正值花季,却病魔缠身。当管煜坚守在大巴山时,他的妻子正奔波于大江南北,为幼小的生命寻求延续的希望。 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破灭。他的妻子不止一次产生了绝望的念头。管煜强忍着悲痛说: “孩子长得像朵花儿,咱们就当花看吧。”如今父子俩均已离开人世。可是画面里两人的亲密无间却定格在一瞬,成为了永恒,感动着后人。就这样,从第一代巴山人到解和平、曹美英、管煜,再到后来的王庭虎、魏尚宪、 罗先林,一代又一代的巴山人筑起了大山深处的钢铁长龙,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就这样,男职工不服输,女职工压不垮。历经30多年整治,列车经由巴山的时速提高到了原来的6倍,一条安全 “担心线”变成了 “放心线”。 有谁不想过舒适的生活,有谁不想将幼小孩子扛在肩头,又有谁不想在亲人生病时守在他们的床头。可是,为了一个平凡的事业,为了天堑变通途的夙愿,为了中国的铁路事业。他们把所有的向往和憧憬都深深的埋在了心里,甚至有人连同自己,一起藏在了大巴山的怀里。 看完专题片后,我们就跟着大队伍去了烈士陵园,32座白色墓碑,32位筑路烈士。第一排第一座碑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