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机精镜靓的老国产旁轴相机.docVIP

《介绍几种机精镜靓的老国产旁轴相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绍几种机精镜靓的老国产旁轴相机

近年来,世界各大照相机厂商,突然兴起一股生产高档135旁轴取景相机(以下均指此类相机)之风,虽然此类相机价格不菲,但却迅速在全世界引起了回响。今天的该类相机在制作精度与科技含量上与往日档中同日而语,但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镜间快门、平视取景。回想近二十年单反相机横扫天下,不能不使人感叹相机市场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旁轴相机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如体积轻巧,镜间快门精度高机振小,尤其是那些大光圈,全金属机身的旁轴相机,镜头素质大多很高,机械精度几十年不变,这些正是保证高素质成像质量的主要条抢占,可说是一种精巧的工艺品。 中国在八十年代初也生产了几种笔者认为是机精镜靓的旁轴取景照相机。其共同特点主要是:全金属制作,机身精巧;大光圈四组六片全玻璃高素质镜头;大部分具有自动测光功能。不要小看这些特点,这正是近年高档旁轴135相机的最主要特点。无论从使用还是收藏的角度讲,无论从成像质量还是使用感觉上讲,现今那些使用很多塑料制作小光圈镜头的傻瓜相机是永远无法望其项背的。只是现今那些全金属大光圈旁轴相机的价格越来越离谱,远远高于以往。 这些相机体积轻巧,全金属结构,重量一般为450克左右,一些品种外形非常精美,例如长城GZ35,其镜头最前端是一圈电镀抛光的外环,显得高雅气派,镜头素质优异,如凤凰FG301曾参加西德科隆“十六届照相视听博览会”,西德Foto QullE公司曾对其进行测试,认为该机质量与外观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笔者发现,这些相机在镜头结构与整机外形上,与日本七十年代初生产的一些相机非常相似,例如美能达HIMATIC-E,HI-MATIC-F等,我曾将华夏821(该朵为全手动机械快门)与美能达HI-MATIC-E(该机是程序快门)放在一起对比,两台相机外形几乎一样,在灯光下看镜头反光光斑位置,也几乎一模一样!追根寻源,发现此类相机的镜头结构、外形又我是来源于徕卡的CL相机。徕卡CL相机1973年面世,1977年停产,这款旁轴相机体积小巧,制作精良,标准镜头焦距为40毫米,相对口径F2,这种双高斯结构由四组六片组成的镜头成像极为优良,至今为大口径中焦人像镜头,F1.7口径标准镜头采用。后来美能达随即生产了一款CLE相机,与徕卡CL型相机大同小异。 中国是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此类相机的,上述国产相机笔者自1987年后开始接触,表中所列相机均使用过一段时间,至今仍在使用的是华夏821,实践证明,此类相机机精镜靓。机精,是说此类国产相机在笔者手中从未发生过故障,且一用十几年,无论是出外旅游还是搞摄影创作,感觉比现时那些动辄上千元的塑料傻瓜好用,那些相机总是发出令人不快的响声,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塑料机也让人感觉低档,镜头如指头大小,甚是小气,搞不清是玻璃镜片还是塑料镜头;镜靓,是说其镜头素质好,拍出的片子很靓,笔者曾将此类相机拍摄的照片,与国外许多厂家的镜头进行对比,方法是用三角架拍摄黑底白字细小文字,然后以幻灯机放映成2米宽的幅面,让多人肉眼观察分辨,在光圈为f5.6-f11的区间,大家一致认为与一些著名品牌镜头在相同光圈时区别不大或看不出区别,出乎意料。这种对比方法虽不全面,但“区别不大或看不出区别”已足以证明其机精镜靓。 此类相机也存在许多与其它国产相机一样的不足,例如:外观制作不够精细,无论是电镀还是装配,均比较粗糙;同品牌相机的运动件如卷片搬把,光圈与快门环转动时松紧不一;光圈中心不圆;一些镜头内部有灰尘一类的污物;螺丝等坚固件设计简单,其中外形制作装配粗糙是最大不足,给人以低档次感。 带有CDS测光相机的缺点是测光精度会随电池电压微小变化发生变化,据笔者测试,当电压下降0.25V后,会曝光过度0.7档光圈,若试将电压升高一倍(升为2.7V),则会曝光不足2档。 此类相机在八十年代后期即开始销声匿迹,同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大量生产的国产旁轴取景相机和乎全部使用四片三组天塞型镜头。大概当时此类相机价格相对较高是一个原因,如当时凤凰JG301售价为人民币220-240元,华夏821为160-190元,而玛米亚E旁轴相机售价为290-330元,理光、玛米亚、富士单反相机也仅数百元一架,同时,进口日产相机开始大量涌入国内,例如1980年就开始进口的富士卡FLASH、柯尼卡C35EFP、美能达SD旁轴相机,这些进口相机结构简单,一般为三片或四片小光圈镜头,固定焦距,塑料机身,自带前光灯。接着,单反相机开始独领风骚,并且一领风骚至今。从此,有四组六片高斯型镜头、全金属的国产旁轴相机就再也没有生产了,然而,此类相机的实用性能,优良的素质,却是令人怀念的。 顺便说一句,一位朋友告拆我,我文中所述那些有六片镜片的国产旁轴相机,在八十年代,有一批早期生产的产品,其镜头是进口的,后因成本高,改为国产。此事真伪如

文档评论(0)

1983xues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