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县虎杖繁殖技术研究20090102(liu).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閩侯县虎杖繁殖技术研究20090102(liu)

闽侯县虎杖分布及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 通过对闽侯县的药用植物虎杖资源的调查,分析其分布的生长环境,种根繁殖繁殖关键词:虎杖 数量分布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为蓼科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又名酸筒杆、花斑竹、大虫杖、苦杖、斑根、斑杖、紫金龙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既是一味较常用的中药,又是一种多民族使用的民族药,其药用部分为植物根茎和根(叶也入药),具有明显的抗癌、抑癌、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症和降血脂等功效。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虎杖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开发利用的领域的不断扩大。近30年来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是一个很大发展前景的药用植物。有丰富的虎杖野生植物资源。 1 闽侯县虎杖生长环境 1.1 地理位置闽侯县位于福州市西南侧,东邻福州市、罗原县,西接永泰县、闽清县,南与福清、长乐两市交界,北连古田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18°52′10~119°25′31,北纬25°47′35~26°36′28。境内东西宽55.8km,南北长89.7km。1.2 自然条件 全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变化复杂,地势从北部、西南部向东南倾斜。南部隶属福州盆地,沿闽江两岸镇均为冲积、海积平原,盆地边缘的山地夹闽江从丘陵、低山到中山,作明显层状分布,北部为中低山地,高山深谷之间虎杖全县属于南、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交接处,在闽江沿岸的低海拔地区具有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特征。据县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19.5℃,一月平均气温10.2℃;七月平均气28.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4℃,年日照2028h,降水量1259~2153mm,无霜期308d,平均相对湿度80%。由于境内高低悬殊和山脉走向,溪流向的不同,形成了如洋里、坂头、鸿尾、大湖等多个小气候区虎杖。 全县土壤由花岗岩、火山凝灰岩、流纹斑岩和部分沉积岩形成的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紫色土和风沙土等6个土类、17个亚类、37个土属、45个土种。山地土壤红壤、黄红壤、黄壤虎杖。虎杖 2 繁殖技术研究 1 试验地概况 位于县乡村的水稻田和半干旱农地,面积hm2。土壤PH6.2,核状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1.5%,碱解氮92ppm,有效磷13ppm,速效钾145ppm,土壤容重1.3g/cm3,地下水位1-1.5m。虎杖种质资源库及虎杖种苗基地均设置在田间栽培试验地内,分区管理。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虎杖的种根、种子、分株繁殖试验的材料均在县乡村虎杖高效栽培试验基地内的选取。 2. 种根繁殖试验方法 2..1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密度(40cm×40cm、50cm×50cm、60cm×60cm)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2..2苗木产量及质量调查 苗木产量按形成的地下芽萌芽数量进行统计,苗木质量按地下芽茎粗和单株根重进行评价,把苗木分为三个等级: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标准分别为芽茎粗1.0cm,0.6~1.0cm、,≤0.5cm,单株根重为≤50g,50~100 g,100 g。其中:Ⅰ级苗、Ⅱ级苗为合格苗,Ⅲ级苗为等外苗,一般不用。 2.种子繁殖试验方法 2..1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播种时期(春播、秋播)、遮荫处理(遮荫、未遮荫)、不同播种密度(10×10㎝、20×20㎝、30×30㎝)、不同播种方式(条播、生长期追肥()等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2..2虎杖种子处理、播种和苗木管理 供试种子选用2007年10月在在试验地的种质资源圃中采摘充分成熟的种子。虎杖种子含水率高,随采随播。采摘的种子带种壳与干细土(或干细沙)混合拌匀,未采取随采随播种子则进行进行湿沙贮藏,并在日光下搭塑料小拱棚进行层积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待少数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于秋冬季节对圃地进行深翻整地,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精耕细作,施基肥,做高床,三犁三耙,床面宽1m,高25~30cm,沟宽30~35cm,床面平整不积水。虎杖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0~20cm,开浅沟约1cm,同时施入少量钙镁磷肥,然后在沟内将种子按每隔10 cm播2粒并覆土。待出苗较整齐后,按苗圃常规管理进行适时浇水、除草、松土、追肥,促进苗木生长。 2..3调查分析方法 播种后设3个边长为1m的固定样地,定期观察种子发芽和出苗物候。2007年3月1日开始在3个固定样地中各选择10株苗木作为固定标准株进行定株编号观察,定株记载虎杖苗木的生长过程,从3月16日至10月16日,每15天调查一次虎杖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和平均地径(),初步以>H-δ,﹥D-δ的苗木为合格苗,以﹤H-δ,﹤D-δ的苗木为不合格苗,分别统计不同密度各重复的合格苗数,计算合格苗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