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教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传说时期的文学主要指文字产生以前的神话传说和歌谣。中国最早认为文学来自天神,中国有启从天上偷来秦《九歌》、《九辩》改编为《九招》的神话,在古希腊则有宙斯与记忆女神曼摩辛生的九个文艺女神,传播掌管诗歌、音乐、戏剧、舞蹈等文艺形式的传说。后世的人们又提出了许多说法:游戏说(剩余精力发泄说);性爱说;心灵表现说;模仿说。
我国最早的一些歌谣表明,文学的产生,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如《吕氏春秋·古乐篇》的一段记载:“昔葛天民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术,四曰‘奋王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还有《河图玉版》所载:“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都是很好的例证
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宋书谢灵运传论》)
载籍中少数质朴的歌谣,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如《吕氏春秋音初》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上述例子说明,上古歌谣不仅与劳动密切相关,而且和音乐舞蹈相联系。普列汉诺夫说: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其中劳动是最基础的,其他因素都居于从属的地位。同时,我们还发现,原始人的这种文字艺术活动,只是某种生产劳动过程的重演或回顾,也可以说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如:
《吴越春秋》卷九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古“肉”字)。
另一首比较古老的歌谣是《礼记?郊特牲》所载相传为伊耆氏(一说即神农,一说为帝尧)时代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古代年终合祭万物之神与宗庙称“蜡祭。”《蜡辞》即“蜡祭”祝祷辞,它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又从祝词和咒语的双重意义上表达了上古人类想要自然服从自己意志的愿望。
今存原始歌谣还有:传说为尧舜时期但现在认为是后人伪托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南风歌》等歌谣简短且有韵律,起初只是口耳相传,不必有文字。
远古口头文学除原始歌谣外,还有神话传说。神话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形象地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具有不朽的认识价值。神话还是人类永不复返的童年时代的艺术瑰宝。它以自身的壮丽奇伟和无穷魅力显示出高度的审美价值。神话又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它以炽热的激情、神奇的幻想,表现了原始人类企图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赞颂。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逐渐脱离了传说时期。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这是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和标志。河南舞阳贾湖新古器遗址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甲骨上所显示的锲刻符号,其个别形体与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字形相似,这很可能就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现存最古可识并用于文献记录的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殷人迷信鬼神,凡事必卜。占卜涉及狩猎、农业、祭祀和战争等。卜辞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散文。其特点是内容简单,形式朴拙,文字省略,不成篇章。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
三、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发展的最初阶段,与音乐、舞蹈结为一体。《礼记乐记》论及三者关系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某些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二、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由宗教颂赞祷祝诗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样一个过程。产生于中原地区的《诗经》和南方楚地的“楚辞”是先秦成熟的文学作品。《诗经》和“楚辞”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确指。这是先秦文学作品与后代作品的不同之处。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一、由巫到史的嬗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夏商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他们也是文学的创造者。今存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就是占卜活动的纪录。《周易》是一部系统的卜筮著作。卦、爻辞记载了巫史卜筮所积累的经验,反映了比甲骨卜辞更宽广的社会内容,特别是爻辞中含有一些富于文学意味的片段。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