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件:一词多义训练
1项王,项伯东向坐 2因击沛公于坐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5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6坐法去官 坐着,坐下 通座,座位 因为,由于 坐守 坐落 触犯 推导提示:“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 形,即“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既是“坐” 自然就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 停留”义。 坐 *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廉君宣恶言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厌恶,嫉妒 丑,劣,不好的 怎么,哪 推导提示:“恶”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貌丑; 一是罪恶。容貌丑陋当然“不好”,会令人 “讨厌,不喜欢”。 恶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4动刀甚微 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 侧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偷偷地,悄悄地 不暴露,深奥 小,微小 轻微,轻 稍微,略微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小数名,寸的百万分 之一,常喻指细小的 事情 表否定,不、不是 推导提示:“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 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 “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不是完全没 有,故此义用于假设,我们不能感叹古人用词之巧) 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 微 1赵王悉召群臣议 2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3丞相亮其悉朕意 4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 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都,全 周全,详尽 知道 尽其所有 详尽地叙述 推导提示:“悉”的本义是“尽,全”。“详尽, 详细”不就是“全部”表达出来吗?再进一步 引申出动词“详尽地知道”。 悉 1伯乐学相马 2儿已薄禄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杂然相许 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10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 观察,审察 容貌,貌相 帮助,辅助 宰相,丞相,相国 互相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代词 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相与、一起 相得,相投合 相应、合适 相 推导提示:“相”的基本义有:一是仔细看,审察; 一是扶助[盲人](盲人不是用“木”拐杖的吗?加一 “目”表示有人扶助)。 1阿母谢媒人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7及花之既谢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推辞,谢绝 道歉,认错 辞别 辞别 感谢 告诉 凋落 请问 推导提示:“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当然 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申出“辞, 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 谢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4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5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6欲信大义于天下 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 9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0西忆岐阳信 11言必信,行必果 诚实,忠诚,信用 相信,信任 使者,送信的人, 此指媒人 确实,实在,的确 随意,随便 同“伸”,伸张 信誓:真诚的誓言 可靠的 信物、凭据 音讯、消息 守信用 推导提示:“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引申 出“实在的,真实的”“守信”等义,言语真实,不说谎 是一种美德,故古人又把它当作“一种道德”(仁义礼 智信)。由“守信”进一步引申出“信用”,讲信用别人 就会“相信,信任”你。 信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3大楚兴,陈胜王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 5夙兴夜寐 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起,发生 发动,调发 兴盛,复兴 兴致 起、起来 作 兴办、举办 推导提示:“兴”的本义是“起来, 起身”。事物“起来” 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由“出现”进一步引申 出“创立”(门派,学说等)之义。 兴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赵王畏秦,欲毋行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6例:白居易的《琵琶行》 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走 去,离开;前往 实行;做 行为,品行 将,将要 古诗的一种体裁 行列,队伍 推导提示:“行”的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 形)。道路自然是用来“走”的,路总是成“行列”的。 “离开”当然是人走了;“运行、实施”、“流行、流动” 等意义均是“走”的抽象表达;由“实施”引申出“行为, 经历”就顺理成章了,一个人的“品行”不就是看他平 日的“行为”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