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山东):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案: 本诗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日之萧瑟。末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技巧归纳]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 这首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烟尘”并非自然界中的烟尘,而是有特定含义的“战争”,这也与后文相照应。“请缨”可联想到高中课本中的“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可知该词还有其暗含的意思。 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照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诗歌鉴赏】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此后他到阆州,他又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岁暮》诗。首联诗人交待其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上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语气看似平淡,却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 颔联“烟尘”和“鼓角”借代指战争,战事推到了雪岭,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颈联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济时敢爱死?” 既是对全天下人的呐喊,特别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对自己的鼓励,真正忠君爱国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廷的境遇,无法为国分忧,无法施展抱负,徒有报国之心,另一方面诗人自己也是“岁暮”之人,虽然想杀敌报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独自寂寞。 答题步骤: 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诗中是怎样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2011·济南外国语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 □ 邓 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 ①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词作者邓剡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令》是宋亡之后他在金陵的吊友之作。本词的上片写景,在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亡国之痛;下片抒情,直截了当地写这种哀痛的感情。最后三句,作者又把笔触落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将凄凉孤苦的图景和作者痛伤亡国的感慨之情完全融汇在一起,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本题考查了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 双关,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等。 1.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2.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3.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 4.虚实相生: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所感。 5.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4课《唐山大地震(节选)》(语文版必修1).ppt
- 2010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二)(语文版必修1).ppt
- 2011届中考语文仿写复习3.ppt
- 201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方案课件5.ppt
- 2011届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复习课件.ppt
- 2010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阶段质量评估(一)教师专用(语文版必修2).ppt
- 2010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8课《箱子岩》(语文版必修2).ppt
- 2011届中考语文作文开头技巧.ppt
- 2011届中考语文作文考前专题辅导复习7.ppt
- 2010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7课《诗六首》(语文版必修2).ppt
- 【语文】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湖北省宜荆荆恩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1-2025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规程_可搜索.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