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思之旅
三思之旅
-------论古诗文的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融会贯通的教学法,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文的融会贯通,既可以是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作品。在初中阶段,许多作者的作品多具有内在的联系,比如文体、写法、句式、内容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教师要将这些联系巧妙地安排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认真地领会,准确地梳理,牢固地把握。
诗歌原本是这样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乍起——景象
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秋风本无形,它却包含肃杀之气,使木叶摇落,百花凋零。秋风扫落叶是那么无情,吹在人身上的是冷,落在人身上的是败。
可能正是那只乌鸦的叫声或者扑打翅膀之声牵动了作者的目光,让他看到了其栖身的枯藤老树,树下是一湾流水,水上是桥与人家,作者目光缓引,看到了西风中古道上的瘦马(这或许就是自己的座骑,寂寞旅途中的唯一伴侣)。
《枫桥夜泊》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融会贯通”,这样就把书教活了。不是一篇一篇地孤立地理解课文,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给学生的是完整的印象。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无论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对学习效率的提高都大有好处。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非常有名,曾被称为“秋思之祖”。我以为,在与唐诗宋词并峙的元曲当中,这首仅28字的小令是属于那种可以信手拈出且毫无争议的精品;就我个人而言,由于偏好取向的原因,比起元曲,更倾重于欣赏唐诗和宋词,但这首小令不管放在哪一首唐诗宋词的上品之中都堪可媲美,此种直觉似乎可与王国维的评说——“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产生同感。
??? 这首天净沙获得广泛称道的原因首先在于它的写作手法。这是最传统的由物起兴﹑对景抒情的写作模式,描写了从眼前秋天景象产生的一种旅人的惆怅。招式很“老套”,但难得是自然,并在浑然天成当中见独特。全文“夕阳西下”之前,一共推出了三组名词,当中竟无一个动词串连,但却句意完整,任是哪个懂中文的人都读得通。在这里,什么主谓宾定状补那一套语法全被打乱了,这就是中文的奇妙与独特之处了。这种诗象模式在当时恐怕不会独此一家,因为天净沙是一个曲牌名,填写者众,与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的白朴就写过一首《天净沙﹒秋》,前三句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然而,经过大浪淘沙,马致远的留下了,白朴写的却知之者寡,何解?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是谁把握了“浑然天成”四字。我们看马文的前三句:可能正是那只乌鸦的叫声或者扑打翅膀之声牵动了作者的目光,让他看到了其栖身的枯藤老树,树下是一湾流水,水上是桥与人家,作者目光缓引,看到了西风中古道上的瘦马(这或许就是自己的座骑,寂寞旅途中的唯一伴侣)。这正象是一架摄像机由远及近缓缓推动的景象,衔接自然,言简义丰,而白朴所写的则失于堆砌意象之嫌了。及至后世,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名家古龙喜欢在每个章节开头写“江南,春雨,杏花”和“圆月,弯刀,血”一类的短句,则落入了造作之地。
??? 让这首小令流传深广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它所传达的情绪具有普遍性甚至象征性的含义,这其实也是所有文学精品历经岁月却魅力不减的一项重要品质。马致远的天净沙可谓老少咸宜,少年时读此文,且莫管枯藤老树所展现的那种疏朗与苍凉,对个中含义的理解也处于朦胧状态,单是“古道西风瘦马”的这种孤绝姿态就很合符少年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理想;而对于成年人特别是中年过后的成年人来说,从这首小令当中读到了什么?诚如众多的评论所言,马致远在这里刻画了一幅“游子思归图”,黄昏下的乌鸦寻找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政治《自信是成功的基石PPT课件》.ppt
- 人教版初二英语教案_874159.doc
- 人教版历史九下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ppt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件【29ppt】.ppt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ppt
-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请你相信我》PPT课件(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四上17、《长城》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件(24ppt).ppt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课件(40ppt).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归类_6819692.doc
- 2025至2030中国婴儿拉式蚊帐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半导体陶瓷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果汁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双节距滚子链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电子电气中的cPDM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工业风幕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5G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钛合金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铁路IT支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