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鉴赏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樂鉴赏复习资料

音乐鉴赏复习资料 第六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 欧洲民间音乐 ——风笛 排箫 歌声 欧洲音乐: 欧洲民族民间音乐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同样是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欧洲的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在近几个世纪得到高度发展,几代音乐大师们创作了大量体裁多样、章法严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浪漫主义音乐和民族乐派音乐大量吸收、运用了欧洲民族民间的素材。一些民间舞曲也被大师们采用创作出数不胜数的名曲。而一些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通俗性乐曲又经常由民间歌手和民间乐队表演。 欧洲民间音乐的特征: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除东欧的节拍比较复杂外,其他地区大多采用均分节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 欧洲不同地区、国家中常见部分相似的歌曲旋律,这是中世纪在欧洲漂泊的游吟歌手为统一的欧洲文化做出的贡献。歌曲体裁主要有叙事歌、爱情歌曲、节庆歌曲(包括宗教节日和世俗庆典)等;种类繁多的乐器和器乐曲也是欧洲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具特色的有苏格兰的风笛、意大利的曼陀林和罗马尼亚的排箫。 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呈现于世界乐坛。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为世人瞩目。拉丁美洲音乐的旋律大都以七声音阶为基础,节奏则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等。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除民歌和器乐曲外大多为载歌载舞形式。拉丁美洲的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歌舞艺术为世界音乐舞台增添了瑰丽、灿烂的色彩。 拉丁美洲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三个类型。印第安人音乐主要存在于安第斯高原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主要存在于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非洲—美洲音乐主要存在于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 乐器简介: 1、风笛:(图片略)风笛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风笛源自亚洲,现今风行全欧洲。它由一个气袋和带有簧管、旋律管及一根或多根持续音管组成。用嘴吹,也可同时用风袋供气。其特点是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发音。 风笛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苏格兰风笛的发音粗犷有力、音色嘹亮,采用各种装饰音,适于表现英雄气概。爱尔兰风笛不用嘴吹,发音柔和适于抒情。 2、排箫:(图片略)排箫是欧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按管的长短排列成梯形,发出不同的音高。排箫擅长演奏华丽的音阶式的经过句,并能利用手的轻微摇动发出悦耳的颤音。 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一、概 念 1、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2、主调音乐 与复调音乐相对应的另一种多声音乐是主调音乐,主调音乐中的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 3、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音程平均氛围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二、巴赫及其作品、亨德尔 巴赫及其作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德国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在他的创作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因此人们常把他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马太受难曲》被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他是宗教音乐的革新者,巴赫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复调音乐之大成,对德国音乐文化和欧洲近代音乐发展均有深远影响。其主要作品有风琴曲(奏鸣曲、协奏曲、赋格曲等)五十余首、钢琴曲(奏鸣曲、组曲、协奏曲等)二百余首、小提琴娶十余首、声乐曲(大合唱、弥撒曲、神剧等)二百余首,其他如长笛、大提琴曲等数十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钢琴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四十八首)、二部、三部(三十首)、法国组曲(六首)、英国组曲(六首),以及《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众赞歌前奏曲》等。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在《马太受难曲》中,人们可以感到巴赫实际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在描绘耶稣受难的背后,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表达出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中的德国民众的情感。 在巴赫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们遗忘,直到19世纪上半叶,才掀起“复兴巴赫”的运动,而这正是从恢复上演《马太受难曲》开始的。1829年,也就是巴赫完成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