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传文.docVIP

(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传文.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萃·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传文

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 第三部分:文言文 三国两晋南北朝 刘海燕 【2007·江苏】三、(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 不去,必及祸。”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 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注: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快走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处应取“窥伺,窥探,观察”之意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①三人的交往是三人志义相合,此处仅是普通的叙事,与人物计谋无关;②反映人物的谦逊,与计谋无关;③反映人物心思的精巧,与计谋无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选项所叙述的事件时间颠倒,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涉及。应表述为“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后来亡命江湖;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进之安葬母亲之后,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答案】(1)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解析】此题考查的重点在于“忍”和“怨”,其中“忍”在《鸿门宴》中有“君王为人不忍”一句。 (2)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解析】“设备”一词古今异义,不可视同今日之名词“设备”,“悉”在中学课本中多次出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大王乃悉召群臣议”。 (3)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解析】“死”是为动用法,《陈涉世家》有“死国可乎”。 参考译文: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人妻子

文档评论(0)

34shart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