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考與應用康德義務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思考與應用康德義務論

五、評估康德義務論 2.可普遍化條件所蘊含的主觀性,可能允許極度邪惡的行為: 定言令式的普遍法則形式使得道德規則的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就個人而言”,你是否願意自己的準則成為所有人採用的行為依據。 可普遍化條件所蘊含的這種主觀性可能允許某些令人厭惡的行為。例如,「殺光所有黑人」或「謀殺所有猶太人」這兩個準則都可能被某些種族主義者普遍化而不產生矛盾。因此,定言令式的普遍法則形式有可能支持不道德的行為。 五、評估康德義務論 3.可普遍化不是道德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1)可普遍化不是行為合乎道德的充分條件: 例如「繫鞋帶時先綁右腳再綁左腳」這個準則可以普遍化,但該行為跟道德無關。 對施虐狂和受虐狂而言, 「如果加諸他人痛苦能使我快樂,我將這麼做」這個準則可以普遍化,但依這個準則行事顯然不道德。 (2)可普遍化不是行為合乎道德的必要條件: 例如聖人或英雄依據的準則無法普遍化,但他們的行為不但沒有違反道德,反而是值得稱讚的超義務行為。 參考書籍 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9,第一篇第三章。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市:雅言文化,2011,第五章。 Robert Paul Wolff 原著,黃藿 總校閱,《哲學槪論》,臺北市:學富文化,2001,第五章。 Lewis Vaughn, Doing Ethics: Moral Reasoning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07. Chapter 6.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tw/~ 第五週:道德理論Ⅱ 康德義務論 一、前言 投擲原子彈是道德的行為嗎? 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在聽取顧問團的建議後,決定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 顧問團評估,要盡快結束戰爭,最好的辦法是投擲原子彈,就可以逼使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 理由是:儘管投擲原子彈會造成日本百姓的死傷,以及許久都沒辦法消除的輻射線污染,但相較於長年戰爭造成的更多人命和財產損失,投擲原子彈的結果仍然比較好。 請問:你贊成投擲原子彈以盡快結束戰爭的作法嗎? 一、前言 當我們在判斷一個行為的道德對錯時,「結果的好壞」似乎不是唯一重要的考量。 今天的課程將告訴你: 1.康德義務論的主張是什麼? 2.在道德兩難中,如何運用康德義務論來做判斷? 3.康德義務論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點? 一、前言 (一)目的論與義務論: 1.倫理利己主義和效益主義屬於「目的論」:目的論主張「好壞」先於「對錯」。這是說,我們必須先知道行為結果的好壞,才能藉以決定該行為的道德對錯。 2.康德的道德理論屬於「義務論」:義務論認為,行為「對錯」的決定獨立於結果「好壞」的判斷。我們必須先決定一個行為是對還是錯,才能判斷它有沒有價值。 一、前言 (二)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簡介: 他最為人傳頌的就是他一生過著嚴謹的規律生活。 道德義務:「義務」和「效益」無關,是由道德法則所規定的行為。而一個有道德價值的行為,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履行義務。 道德的基礎在於理性:道德沒有專家,只要具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道德責任或義務是什麼。 道德哲學家的工作就是清楚指出已經內存於每個人心中的最高道德原則,而這個原則的根源是人的理性(類似中國人說的良心)。 一、前言 (三)康德義務論的基本主張: 道德價值的關鍵在於動機:出於「善意志」(good will)的行為才有道德價值。這是說,行為的動機必須是為了履行道德義務。 道德對錯的關鍵在於行為本身的特性:道德上對的行為能夠通過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普遍法則形式」(the formula of universal law)和「目的自身形式」(the formula of the end in itself)的檢驗。 二、康德論善意志 (一)什麼是善意志? 1.定義:善意志是行為者依照道德原則的要求而去選擇行為的一種承諾或態度,行為的動機就是為了履行道德義務。 2.善意志的性質: 善意志作為一種行為的動機,它的「善」不在於可以產生好的結果,而是本身就是一種善意。 康德認為,善意志是唯一一種無條件的善(不受結果好壞的影響)。 二、康德論善意志 兩種有條件的善: (1)自然稟賦:「命」-例如,機智、聰明、勇氣等。 (2)後天機緣:「運」-例如,財富、健康、榮耀等。 命或運的價值都是有條件的,理由是: (1)透過它們可以得到其他想要的東西:例如,財富只有工具性價值。 (2)它們可以作為行惡的用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