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33200713171劉彩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农村居民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和接种行为分析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农村居民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和接种行为研究 博士研究生: 刘 彩指 导 教 师: 王健 教授合 作 导 师: Knut Reidar Wangen 第1章 前言乙肝疫苗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和成人主动接种对我国乙肝防控工作意义重大,而提高个体乙肝和乙肝疫苗认知水平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可增强个体对其子女或自身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主动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在个体认知水平上构建农村居民乙肝和乙肝疫苗保护动机理论因子,遵循跨理论模型从意愿到行为两个行为阶段探讨个体保护动机理论因子对其乙肝疫苗接种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及其程度,从而为提高不同行为阶段、不同政策背景人群的乙肝和乙肝疫苗认知水平提供针对性建议。本章将围绕上述研究主线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后提出研究空白和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并简要介绍论文的结构框架。1.1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HB)(以下简称乙肝)是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多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 Virus,HBV),HBV携带者达3.5亿,占世界人口的5%,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携带者发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病人[1-4]。乙肝是全球死亡原因第10位,全世界约有3.5~4亿人感染乙肝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造成死亡的人数达100多万,因乙肝相关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40%[5],人数高达艾滋病感染者的8倍以上[2]。我国是目前亚洲唯一的HBV高流行国家[6]。几次较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HBV总感染率约60%,乙肝表面抗原(H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约为10%。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1500万,每年新发急性乙肝病例约54万,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群超过15万,其中归因于HBV感染的占80%,由于HBV感染,每年约24万人早逝,并因此导致400多万健康人年的损失,造成206.17亿元的直接医疗费用[7-11]。由此可见,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病毒传播主要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与国外乙肝发病情况和年龄分布不同,我国HB绝大多数(60%~80%)源于垂直传染,主要是围产期感染,不足3岁幼儿HBsAg阳性率达12.5%,其中85%发展为慢性携带者[12-13],是造成人群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14]。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而城乡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现象有加剧的趋势[15-17],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问题更为突出[18-20]。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农村乙肝分布明显高于城市;就全国乙肝疫苗接种水平来说,城镇已达较高水平,农村仍是乙肝疫苗接种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农村乙肝父母生育子女较多,感染乙肝的几率较大;婚姻、血亲关系相对较近,人口基因特点较接近,基因多态性和缺陷及对乙肝病毒易感性较明显;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平素生活接触传播广泛存在,同时,农民对乙肝及乙肝疫苗常识知之甚少,预防意识比较淡薄[21]。1987年起,我国就开始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工作。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按0、1、6月程序(即出生24小时内、出生后l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3针乙肝疫苗,但家长需自付疫苗和接种费用;自2002年我国将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0~4岁儿童基本都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只需自付少量注射费;2009年6月17日,《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确定于2009~2011年对8~15岁(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政策,由医保承担费用,即俗称的15岁以下人群“查漏补种”政策[22]。这些政策取得显著的成效。2006年和1992年的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新生儿的乙肝疫苗覆盖率稳步上升,总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也从10.0%下降到7.2%[23]。我国婴幼儿和成人乙肝疫苗的良好免疫效果已经过大量研究证明[24-26]。1983~1990年,WHO在江苏省启东县的研究发现乙肝疫苗对该地区新生儿的有效保护率达到75%[27]。学者们运用决策树模型和卫生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2~2005年实施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效益成本比(Benefit Cost Ratio,BCR)为51.91:1,说明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28-29]。有学者证实了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