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与声音赛跑[精选]
雷 电 危 害 古籍中关于雷击事故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次球状闪电的实况,描述了暴雷运行的过程。 球形闪电自天空进入“堂之西室”后,又从窗间檐下而出,雷鸣电闪过后,房屋安然无恙,只是墙壁窗纸被熏黑了。令人惊奇的是屋内木架子以及架内的器皿杂物(包括易燃的漆器)都未被电火烧毁,相反,镶嵌在漆器上的银饰却被电火熔化,其汁流到地上,钢质极坚硬的宝刀竟熔化成汁水。令人费解的是,用竹木、皮革制作的刀鞘却完好无损。 上述奇异现象,令沈括及历代科学家们无法做出准确解释,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 尖端放电与避雷针 尖锐、细小的顶端,弯曲很厉害处附近,电场强度剧增,致使这里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当雷雨云过境时,在云与地面间形成强电场。在地面凸出物如建筑物尖顶、树木、山顶草、林木、岩石等尖端附近,等电位面就会很密集,这里电场强度极大,空气发生电离,因而形成从地表向大气的尖端放电。 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根耸立在建筑物顶上的金属棒与金属引下线和金属接地体等三部分组成的防雷装置。 它的作用是使可能会袭击建筑物的闪电吸引到它上面,再进入地里,借以保护建筑物。 避雷系统 “十要十不要”预防雷击歌 霹雳雷霆是凶魔,千万小心细提防。一要迅速躲进屋,不要跑到树下藏。二要关紧门和窗,不要站在屋檐旁。三要电器不用电,不要洗澡电话忙。四要离开空旷地,不要躲在电杆旁。五要远离金属物,不要打伞不要扛。六要离船快上岸,不要留在水面上。七要躲进汽车里,不要身穿湿衣裳。八要寻找低洼地,不要身体都露光。九要远离孤立物,不要躲进小屋场。十要疏散众人群,不要跑步把雷撞。只要及时来躲避,逢凶化吉广传杨。 * * * 大班科学活动 故事《光与声音赛跑》 雷击危害的图例(雷击冲击波引起灾害) 生产厂房遭雷击失火的图例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圆球形,直径大约是20至50 cm。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纪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有的目击者看见它像火球掉地上又弹回空中消失。有少数目击者说它会随着金属物品走,例如电话线,但多数人都说它的路径不定。绝大部份目击者都说它是横向移动的。在它短短几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