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课《诗五首》[精选]
背景/题解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意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 写作特色1 杜甫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怒号(háo) 布衾(qīn) 大庇(bì) 夜阑(lán)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本诗第一节在对天灾进行客观描写的过程中注入诗人何种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何种精神境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在这首诗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中诗人的情感及其表达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表达由含蓄压抑到大声疾呼。 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愁痛苦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 2、回归的自嘲; 3、坚定的报国志向。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 己亥杂诗 背景: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刘禹
文档评论(0)